斩断利益链条才能杜绝公款“剩宴”

时间:2013-01-29 14:41   来源:齐鲁晚报

  针对“舌尖上的浪费”,近日媒体做了大量报道,相对于家庭聚餐的节省,公款吃喝或者公务接待中的“剩宴”现象更让大家关注。28日,商务部和国家旅游局发起了一场主题为“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活动。人们叫好的同时也不禁思考,为何三令五申之下,公款吃喝仍旧大行其道?倡导节俭的风气过后,公款吃喝之风会不会卷土重来?

  在这方面,我们是有过教训的。建国初期的“三反”运动就包括“反浪费”的要求,这些年来中央也多次出台规定,严禁公款吃喝。就在去年年底,中央出台了“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对此作了强调。但事实上,仍有一些部门在“顶风作案”,只是转向了更隐蔽的形式。近期有记者调查发现,公款吃喝学会了“隐姓埋名”,酒楼帮宴请单位隐瞒身份;也有些公务宴请转到了相对封闭的内部餐厅或驻京办。官场新风尚在劲吹,一些官员大肆吃喝之心却丝毫没有收敛,与其说这是胆大妄为,不如说他们已陷入公款吃喝中不能自拔。三令五申之下尚且如此,一旦倡导节俭的活动被渐渐淡忘,情况可能会更严重。

  公款吃喝之所以屡禁不止,是因为它有存在的土壤。目前,包括公款吃喝在内的“三公”消费并不透明,普通老百姓无法了解其中的内幕,监督就更说不上了。另外,过去很多关于严禁公款吃喝的规定也多是倡导性的,缺乏实质约束力,某个阶段查得严些,公款吃喝会有所收敛,一阵风过后,就“死灰复燃”了。更何况,中国人很多时候走上饭桌不是为了吃饭,而是为了拉关系,尤其是公款吃喝,酒桌下藏着的更多是权钱交易、权权交易。在这种“礼尚往来”的氛围里,酒店的规格、酒席的标准都有讲究,甚至养活了一大批老百姓吃不起的高档酒店。只要这个利益链条还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要求,势必遭到各种变相抵制,公款吃喝就很难被真正遏制。

  对公款“剩宴”的治理并非朝夕之功,改变奢华浪费的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公开“三公”消费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却是不可缺少的,政府财政预算细化公开了,消费的时候也就不敢妄为。同时,还可以引入社会力量的监督,比如,鼓励人们利用网络这样的新手段,将亲眼目睹的“剩宴”、高档酒店门口停放的公车曝光,为纪检部门提供线索。对于公众“图文并茂”的质疑,相关部门也不能置之不理或是敷衍搪塞,而是要谨慎调查、公布处理结果。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权力装进笼子”,治理公款吃喝也需要这样的笼子。只有从制度上限制政府部门过多的自由裁量权,斩断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的利益链条,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公款“剩宴”。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