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报就该简办,简办契合了简报的“身份”,契合了改变文风会风的要求,也契合了民众的期待。
河南濮阳市委办公室提供的一份材料显示:目前全市编发的各类信息、简报近300种,平均每天编印各类简报15到20种,每年编发各类简报50万份。(12月10日新华社)
濮阳市自揭简报之“肿”,并称正在着手对名目繁多的简报进行清理。自我暴露首先是一种勇气。
“简”是简报最主要的特点——文字内容应该“简”,印发数量应该“简”,种类也应该“简”。但揆诸现实,一些单位把简报的“简”的属性彻底颠覆了,简报种类多而重复,综合工作要搞一个简报,单项的工作也要搞几个简报;内容洋洋洒洒,动辄“十条新措施”“五个新亮点”“三点新思路”……实际上,大多是从上级的文件或领导的讲话中提炼出来的,或是从兄弟部门的材料中借鉴来的,或是写手们闭门造车硬编出来的,充斥着“正确的废话”。
简报不简,就失去了生命力和吸引力,没多少人愿看,即便有人想看,估计也看不过来。拿濮阳市为例,每位市级领导每年接受简报4000多份,平均一天要看十几份,怎能看得过来?如果简报臃肿到了让人懒得看的程度,就是对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就是形式主义。
诚如濮阳市委书记段喜中所言,“有的单位出简报,就是为了让领导看到他们的工作成绩。”这样的简报成了展示政绩的平台,成了取悦上级的工具。这样的简报不但没有多少积极意义,反会助长浮躁甚至弄虚作假之风。如此简报,不要也罢。
简报就该简办,简办契合了简报的“身份”,契合了改变文风会风的要求,也契合了民众的期待。希望其他各地也都能够像濮阳一样,向简报“开刀”,把简报“合并同类项”,也希望政府能够从制度层面对简报的编印权、种类、格式、数量、条目、字数等进行约束规范。
[责任编辑:张洁]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