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入面试,有图未必有真相

时间:2012-11-22 14:57   来源:工人日报

  在浙江温州某事业单位公开选调中,一名考生考取9分进入面试,三位考取50多分的考生却没有获得面试资格——近日,一份温州龙湾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笔试结果在网上流传,并引发质疑。对此,该局局长回应称,出现这种情况因报名该岗位的考生太少,考9分者已在面试环节出局。(见11月20日 《新京报》)

  在不时出现“萝卜招聘”的今天,公招中的蛛丝马迹确有窥斑见豹的神奇。“9分”入围,截图为证——如此招聘,看起来就是权力翻云覆雨的最好证据,也难怪各式谩骂与讽刺充斥新闻背后的跟帖。

  网络传播学有句名言,叫做“有图有真相”,即图片铁证如山,只要图片一出,就乖乖收声吧,岂容谁去狡辩?是的,就图片而言,“9分”和“22.5分”的都显示“入围面试”,而50分以上的反而落榜——真相似乎就已是盖棺定论的又一场“萝卜招聘”了。然而,隔日该事业单位新闻发言人向媒体作出回应表示,招聘按正常流程进行,“成绩9分者是男舞蹈演员,参加考试者仅3人,根据选调公告1:3的要求,其入围面试符合规定”,但考9分者已在面试环节出局。

  也许深层真相还有待掘进,但无论主观故意与否,眼下对事件的误读已经存在。或者起码可以说,这张“笔试成绩图”是脱离当时当地语境的——因为其余50多分的落榜者,报考的并非是要求“舞蹈专业”的文化馆,那么,抽象比较分数的方法显然并不妥当。发微博者的监督敏感值得鼓励,然而,湮灭在碎片化传播中的监督理性,更需我们重新拾取。脱离具体环境去强化“神一般的成绩单”的惊悚,博眼球的效果是达到了,可公共监督的价值实现了吗?

  事件段子化、资讯碎片化,这是“微传播”时代的特征。各色热点、劲爆点,满眼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片段,却越来越鲜有全面客观的真相。柴静的演讲被断章取义、于丹的出场被刻意扭曲……如今,有意无意拎出一张本不稀奇的图,但却故意省去若干附注,再标上迎合受众心理的标签,寻常事件便成了深水炸弹。如此碎片化的传播,结果有三:靡费沟通成本,折损监督效率,消弭公共理性。

  在经过若干公共事件洗礼后,公众当形成一个基本共识:透过一张图片,要想得到完整公正的结论,起码应当还原图片背后的场景与时间。面对类似事件,公众应当更多一点理性。(邓海建)

编辑:扶海涛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