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我们是否乐意,手机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致力于把民主法治化的同时,手机也在雄心勃勃地帮助我们把法治民主化。毫无疑问,手机将和我们一道,去寻找和创造民主法治的未来。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我们拥有了手机,它的特点是,几乎人手一部,随身携带,随时使用。自人类产生以来,还没有任何东西像手机一样与人的关系如此紧密。毫无疑问,手机正在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也在改变社会管理的方式,包括我们实现法治的方式。
用手机参与立法
过去制定法律时,最让法学家和人大的官员们感到难办的问题,不在于能否找到外国的立法经验,也不在于是否领会了领导的意图,而在于如何了解群众的意愿。立法的过程主要是一个利益平衡的过程,没有充分了解广大群众的意愿,就很难搞好利益平衡。开座谈会、组团四处调研是经常采用的办法,但既费时费力,又容易被利益集团绑架,还不容易听到真话。现在这一问题有了解决办法,那就是手机,与网络相连接的手机。
此次刑诉法的大修,我们有幸见识了可能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立法讨论。形形色色的赞美、谩骂、批评、抱怨夹杂着各种各样的真知灼见在网上如潮水般汹涌奔腾,核心是如何更好地保护人权,约束公权。大多数参加讨论的人用的是手机,手机和手机的网络化使人们的广泛参与成为可能。直到交付表决的前一天,由于未能如愿以偿地将草案中“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条款拿下,还有人通过手机呼吁人大代表抵制表决,但赞成交付表决的似乎占了多数:“虽然不够完美,却已有很大进步,还是先过吧!拖到下一次还不知啥时候呢!”
这些天,修改后的民诉法中公益诉讼的主体问题,最高院司法解释关于对律师的处罚权问题,又是手机上讨论的热点。可以想象,将来的国家立法活动,尤其是与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的制定和修改,都少不了一个基本流程:接受群众和手机的检验。
用手机监督法律的实施
手机,尤其是它的拍录功能,正在赋予“现场”新的含义,也为“公民监督”带来新的力量。过去,一位普通公民想扳倒一位劣迹斑斑但势大权重的干部是何其难!如今,官员们的言行都处在手机的包围之下。这些手机,同时也是照相机、摄影机和录音机,发现问题,便及时拍录,传输上网,引众人围观。众人之中,或许有法律专家,但无须都懂法律。法理与事理相通,公众凭良知和生活常识便可判断是非。于是,对擅权枉法的官员,大家口诛笔伐,不依不饶,其中也有语言暴力,甚至侵害其合法权利,但通常因证据确凿,人赃俱在,有关部门不得不出面处理,即便有袒护之心,也只好丢卒保车。
手机会逼迫官员们都做演员吗?这不重要,手机会告诉我们哪些人是在作秀,哪些人是在干实事。重要的是手机在约束公共权力到阳光下依法运行,约束行使权力的官员去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无上权威。当然,即使最乐观的人也不会同意用手机来取代约束权力的制度安排,因为这不是人们对手机的合理期望。
在保护弱势方面,手机也未甘落后。手机,使打拐工作有了无所不在的举报渠道,不仅方便快捷,而且成本低廉。遇有流浪儿童,或者疑似人贩,拍下照片,向警方报案,或供家属辨认,或供民间打拐组织进行海量比对,见证了民间公民精神的成长。
手机还在帮助这个社会建立诚信。慈善机构想知道捐出的善款是否真的用来给孩子加了菜,就给孩子们留了几部手机,由他们在每次吃饭时拍几张照片,传送到千里之外供总部工作人员分析判断。手机可以记录我们身边发生的一切,从邻里纠纷,车祸现场,到公共事件。对手机的主人,只是举手之劳;但对媒体,可能是新闻爆料;对执法部门,可能是办案线索;对法官,可能是判案依据。
[责任编辑:张洁]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