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大陆观察  >   时政

“红顶商人”屡禁不止,背后也有“思想推手”

2012年07月26日 10:48:00  来源:人民网
字号:    

  近日,各大媒体相继转载浙江日报文章:《领导干部“亦官亦商”屡禁不止 公务员做生意成官场顽疾》,文章称“人民论坛曾就公务员做生意现象调查发现,61.72%的被调查者认为公务员做生意的现象‘相当普遍,且越来越多’,56.64%的被调查者认为做生意的公务员在县、区一级党政机关最多。”

  谈起“亦官亦商”,许多人都会想到清末著名“红顶商人”胡雪岩,一些干部也热衷于“研究”胡雪岩,但关注点不在他如何扶危济困,而是对其有多少财产、怎么戴上的“红顶子”、如何在官商角色间“转换”自如等问题关心甚多。胡雪岩生活在封建社会解体的清末,他的一系列行为,不管悬壶济世也好,还是资助左宗棠收复新疆也罢,在当今社会须辩证的来看。作为一个“封建士大夫”,在道德框架下“达则兼济天下”,使他成为儒家思想的忠实践行者。胡雪岩是封建社会“官商”的“模板”,但在200年后的当下,实在不该成为效仿对象。

  不可否认的是,在一些干部的观念里,“亦官亦商”的做法并无不妥,而且习惯性地把所谓的“红顶商人”当作能人来顶礼膜拜;规则制度虽有,但再严密的制度也有些许漏洞,一些干部当官便当“隐官”——对工作敷衍塞责,做商人当“隐商”——用他人的身份信息逃避制度漏洞。这些干部,游走在“官”与“商”的边缘,扰乱了“官场”,也扰乱了“市场”,其危害不可谓不严重。

  腐朽没落的封建“官场文化”,成为干部经商屡禁不止的“思想推手”,这是陈腐落后观念与社会主义“官德”的搏弈。无数事实已经证明,干部经商是一个网,被网罩住的,往往是那些抑制不了诱惑、理想信念不坚定的干部。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亦官亦商不是一种能力,而是对岗位、对信念、对责任的一种亵渎。

  时下领导干部经商的原因非常复杂,但关键一点在于,先要破除陈腐落后的思想障碍,强化干部经商行为的触发、处罚机制,切实发挥监督的作用,主观方面、客观方面共同发力,才能遏制“亦官亦商”的行为。(陈征)

[责任编辑:许娜]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