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深圳市25家市直机关的公务员走上街头,开展便民利民志愿服务。在深圳华强北商业街上,公务员免费擦鞋服务人气很旺,还有两名老外过来享受免费擦鞋服务。一名公务员称擦鞋服务可以方便和市民交流,更贴心。(《中国青年报》5月21日)
让公务员走上街头,义务为市民擦鞋,除了那些靠擦鞋谋生者可能心生不快外,想必没有太多的人反对。毫无疑问,此举有助于树立公务员的亲民形象,赢得市民好感,从而拉近“官民”距离。不过,我们也应理性地看待这一活动的意义,毕竟一年有365天,公务员趴下身子搞一天便民服务,并不代表政府服务质量必然得到等量提升。
这并非吹毛求疵。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过程,实际就是还纳税人为主人、还公务员以公仆的“求索”路径,意味着政府职能必须由计划经济时代的“领导型”,逐步向“服务型”转变。而“领导型”与“服务型”的根本区别在于,一个是以政府部门包括领导满意为标准,一个则是以纳税人满意为工作目标。公务员上街为群众免费擦鞋,当然可以看成是政府部门争取民众支持的重要表现,但此举与正常的政府职能发挥,充其量只是具有一定的补充意义。
其实,近年来许多地方为促进某项工作,常常能见到有关部门包括领导带头走上街头服务的现象,如有的宣讲政策,有的清除牛皮癣,有的深入贫困户,有的参加义务劳动……凡此种种,不能说没有意义,但如果考虑到这些活动时间之短暂,频率之稀缺,很难说不是象征意义远大于实质意义。必要的象征意义并非毫不可取,但如果总是满足于蜻蜓点水的象征意义,反倒让人不得不反思这类作风的虚无。因为构建服务型政府,有着具体而又详实的内容,有着明确的标准,绝非靠层出不穷的“象征”拼凑而成。
这实际上涉及另一个问题,即政府部门是满足于象征,还是脚踏实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是取决于地方政府的主观意志,还是人民群众的满意标准。不能不提的是,尽管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口号已不再新鲜,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门仍旧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面对群众的合理诉求仍旧存在拖沓、推诿等现象。从屡见不鲜的偷拍式监督来看,一些政府官员“畏官不畏民”的现象依然广泛存在,即他们对来自于监督部门或上级部门的监督还算老实,而对于群众的监督可能充耳不闻,甚至趾高气扬。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监督现状并不符合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也难以真正促进政府部门服务意识的提高。
回过头来再看深圳公务员上街免费擦鞋之举,这样的官民互动,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双方的交流,但这在政府服务职能中,充其量只是一天或若干天与一年365天的非对称写照。简言之,公务员必须以群众满意度为准绳,立足本职,实现服务的常态化、高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