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办去年1月29日发文明确:县级驻京办及地方政府职能部门驻京办一律撤销,严禁在京设立新的办事机构。11月9日,625家被撤驻京办名录公布。然而,撤销令发布一年之后,地方政府驻京办改头换面,依旧在京“潜伏行动”。(新京报 2011-9-19)
驻京办顽强“潜伏”,一经媒体曝光,难免又成为新的整治对象,但人们应该多思考其顽强“潜伏”的根源何在?如此才能找到更妥善的应对方案。
去年8月南方日报曾报道,当初撤驻京办撤销令颁布后,四川某县驻京办主任称,将继续留在北京,若有人来查,就称是“在北京长期出差的县城干部”。其他众多县驻京办主任也都并未撤离,已转入地下。如今《新京报》披露的事实证明了当初这样的判断:许多被撤销的驻京办事实上“名亡实存”,有人归纳变相存在的驻京办,其手法分为改名换姓、借壳寄生、易地干活、黑户潜伏等,花样繁多,不一而足。藏身于北京居民小区的安徽舒城县驻京招商联络处是众多的“潜伏”驻京办之一,工作人员披露其主要工作是招商引资,同时也负责接访和维稳,以及来京人员接待,联络处工作内容与以往的驻京办区别不大。
各地热衷于保留驻京办,甚至不惜违抗上级命令,主要原因是源于利益驱动。正如原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所说:“有的‘驻京办’目的就是跑‘部’‘钱’进。”“跑是一个足字旁,还有一个包,要带包去跑。谁跑得多,部委情况了解多,就可能多获得一些拨付款。”在资源严重短缺的计划经济时代,倘若“京城无人”,缺少公关联络,资源就不可能平均分配到自己的辖区内。于是,驻京办应运而生。现在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国家的项目和资金仍然是稀缺资源,各地为了得到项目与投资,往往会不计成本“招商引资”、“跑部钱进”。虽然“跑部”不一定“钱进”,但如果不“跑部”,就根本没希望,看着其他地方能够争取到国家扶持的项目、投资,很难设想一个地方政府官员能做到心平气和、抵制诱惑。
正因为来自相关部委的资金、项目有人为公关、争取的空间,驻京办的地位和作用在今天不仅没有降低与削弱,反而显得更加重要。为了保留这样一个宝贵的根据地、联络点,各地自然会想尽各种方法,甚至不惜抗命违规隐姓埋名搞“潜伏”。
从大局出发,裁撤驻京办,因其管理混乱,易滋生贪腐,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但驻京办卷土重来、顽强潜伏,这个问题板子也不能全部打在地方政府和驻京机构身上,而要进行综合治理。不仅要严肃查处违反规定的“潜伏”行为,更要从根源上入手,防止相关部门资源配置的庞大权力成为 “潜伏”者觊觎的目标,防范项目审批、财政拨款运行中的不规范程序、暗箱操作成为“潜伏”者寻求突破的漏洞与缺口。设想,如果没有漏洞可钻、没有油水可捞,费力劳神的“潜伏”又有什么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因此,要根治驻京办改头换面、屡禁不止的乱象,关键是扎紧篱笆,加强对相关部门的权力监督,增加相关部委项目审批过程的透明度,充分利用市场手段进行资源的有效调配,以减少寻租空间。否则,县级驻京办“潜伏”的现象难以根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