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不能“选择性公开”

时间:2011-07-27 10:02   来源:新华网

  截至前天,98个中央部门中,七成多的中央部门的“三公经费”逐一亮相。对“三公”的关注源于民间,人们想探究“一盒烟一壶油,一顿饭一头牛,屁股坐着一座楼”的现实版本——每年政府到底花掉了多少钱?然而,两个月以来,各部门“精炼”的表格和简短的注释,对于不具备专业知识、不清楚相关背景和标准的普通百姓而言,不啻于深奥、难懂的“天书”,渴望知情的公众,普遍感觉不解渴。(《京华时报》7月25日报道)

  从公开内容简单粗陋,面对质疑不予回应,从而被公众质疑“为公开而公开”;到公开内容无人把关“自说自话”,从而被质疑为“选择性公开”;直至很多部门“吸取教训”,苦心选择周末扎堆公布,避免引起过多的注意,都在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三公”公开目前还处于推一推、动一动的被动状态。做法上绞尽脑汁,耍点小聪明,是“态度不积极”的必然反映。对此,公众全都看在眼里,有关专家更是呼吁,不要低估百姓的智商。那么,在监督“三公”支出方面,公众的智商又体现在哪里呢?

  其一,公布的数据多数人看不懂,不等于没人能看懂。网友中,往往是“藏龙卧虎”之地,对官场情况熟悉的,甚至对你那个机关、你那个部门情况熟悉的人,都有可能出于各种目的,披个“马甲”在网上揭老底。而这样的人,因为情况熟、门槛精,揭露问题直击要害,往往成为网友们普遍拥戴的“意见领袖”,信息传播力度也往往大得惊人。这种“开口小,捅的深”的杀招,常常让一些瞒天过海者始料未及,难以招架。

  其二,百姓看不懂枯燥的绝对数,不等于放弃对相对数的追问。动辄千万、上亿的数字,也许会让百姓看得如云里雾里,但是谁都明白,“三公”公开是对政府监督的需要。你的信息只有体现了客观情况,能够让人看得清楚明白,可以进行基本的对比分析,监督才有可能,这就需要更多以“率”为主的相对数,以及对“率”做出详细说明来支撑。达不到这个要求,百姓的追问肯定不会停止,被动的角色就无法转换。

  其三,百姓看不懂数据概念,不等于不会向生活寻求答案。如今的“三公”消费,很多并不是预算超支那么简单,更多还是当事者理直气壮、公众觉得极不正常的“制度性不公”。但是,只要“政府在花纳税人的钱”这一点无法改变,百姓监督的眼睛就不会闭上。某个人是什么身份,某辆公车属于哪个部委,某个活动是哪个机关主办的,这个人、这辆车干了什么,这个活动藏了什么污、纳了什么垢,也永远会成为你这个机关“三公”的生动佐证。

  七成多中央部门的“三公经费”逐一亮相,尽管人们还有诸多不满意,但笔者认为,有了数字就算破了题。至于深奥、难懂、不解渴,百姓们大可不必失去信心。因为从大的潮流趋势看,“三公”公开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一步,为谁公开,谁来公开,怎么公开的问题,必然会在网民的持续关注、中央高层的不断推动下逐步解决。作为百姓的我们,不可能总是在枯燥的数据面前目瞪口呆。

编辑:王亚男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