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房不配套,保障打折扣

时间:2011-07-04 13:33   来源:齐鲁晚报
  按照中央有关部门的规划,我国将在今年开工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十二五”期间完成3600万套的建设任务,基本形成“市场归市场、保障归保障”的住房“双轨制”新格局。然而,有关专家担心,这种新格局可能造成一道加剧贫富分化的分水岭,使得“双轨制”病变为“富人区归富人,贫民区归贫民”。(据《瞭望新闻周刊》报道)

  专家们的担心并非危言耸听,此前已有相关报道表明,随着国家建设保障房的力度加大,巨量保障房正在成为低端住宅的主角,而商品房市场则出现豪宅化的趋势。与此相伴生的是,保障房在交通出行、医疗保障、教育等方面的配套公共服务严重“欠债”,成为住房问题的矛盾多发区。

  保障房体系建设为社会安定提供兜底保证,既是房地产市场回归理性的有力支撑,又是城市经济保持活力的基石。按照理想的制度设计,将市场和保障进行有效区分,是夯实民生基础的有力举措。但目前出现的保障房乱象表明,有关部门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手段遏制住房“双轨制”病变的趋势。

  面对保障房建设的刚性任务,不少地方都出现了地方政府“只管建房不管配套”的新问题,这不仅与有关部门的初衷相悖,而且在客观上加大了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成本。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原因是地方财政在保障房建设过程中缺乏充足的财力支撑———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此前测算,完成保障房建设目标的年度资金投入约为1.4万亿元,其中1030亿元由中央财政预算拨付,剩下1.3万亿元的资金缺口则由地方政府筹资。

  但是,由于保障房的预期利润率很低,很难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其中———前不久,住建部发布的首份房企社会责任报告显示,中国房企百强中有七成未参与保障房建设。巨额的资金缺口直接影响了保障房建设的开工率,截至今年5月底,我国保障房建设的整体开工率仍然较低,东部一些城市的保障房开工率不足三成。开工率低意味着有可能完不成中央布置的任务量,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很多地方政府根本无暇顾及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和后续服务的“欠账”,只能在客观上任由保障房成为弱势群体的“伤心房”,进而加剧住房两极分化趋势。

  要解决资金缺口问题,不能完全将压力转嫁给地方政府,中央有关部门也应该创造条件进一步创新融资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广泛参与。具体来说,一方面要加大社保资金投入,拓宽资金来源;另一方面,要通过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增加企业的盈利预期,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保障房建设。

  当然,我们也不否认,保障房建设对商品房需求会形成一定冲击,囿于土地财政的惯性思维,一些地方政府可能会或多或少地有抵触情绪。因此,中央有关部门在助力地方政府解决资金短缺带来的“建设瓶颈”的同时,也要对地方政府建设保障房的工作制定刚性的制约机制。例如,不妨将保障房的配套公共服务建设纳入地方政府的考核体系,在信息公开的基础上,对不能达标的地方政府进行必要的行政问责。

  必须意识到,构建住房“双轨制”的积极意义,在于弥补政府自1998年房改启动以来在住房保障方面的“短腿”。这项声势浩大的民生工程,难度前所未有,需要有关各方开动脑筋,对保障房建设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各个击破,保障良性的制度设计不会偏离既有轨道。(汤嘉琛)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