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网瘾精神病获确定,中国9大定义成世界标准”的消息在网上引发热议。一些网瘾青少年和家长担心,网瘾孩子被纳入精神病会不会对孩子产生影响?专家表示,“网瘾被纳入精神疾病的新病种,这会引起政府和相关部门更大关注。”(6月23日《北京青年报》)
网瘾纳入精神病,对孩子今后的影响不可避免,但不容讳言,许多孩子因网瘾失去了正常的生活,乃至性格扭曲,甚至夺走他们自己的生命,这与精神病又有何异?天津13岁少年张潇艺,为了追寻网络游戏中的“英雄”, 留下8万字网游笔记后,从24层楼上纵身跃下。网瘾已经并还将造成的危害,无论于本人还是家庭,都是毁灭性的灾难。
据调查,目前中国约有四千万未成年网民,其中“网瘾少年”约占百分之十,即400万。400万未成年人,刚走上人生之路,竟因为玩游戏而患上了“精神病”,让人何等痛心!而且,这个数字还有可能不断加大。一方面,受网游暴利的驱使,正有更多的互联网企业投入其中,从而进一步促进网游的非理性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网民队伍的不断扩大,也势必有更多的网民沉溺网游而不能自拔。
网游让人上瘾,这正是开发商借此赚钱的法宝。为尽量延长玩家在线的时间,游戏无不极其复杂,种种设定让游戏玩家被牵着鼻子走,于缺乏鉴别力,更缺乏自制力的未成年人,更容易迷失在这样一个充满迷幻的虚拟空间。同时,网络游戏中的凶杀暴力,因为容易对玩家产生的心理暗示和诱导,已经成为现实犯罪的诱导因素之一。
因此,近些年来,遏制网游的呼声十分强烈。著名的网络社会问题研究学者张春良认为,孩子沉溺其中是因为游戏公司销售的就是这种“沉溺”,就像毒贩子的毒品能让人上瘾一样。因此,他曾表示要向游戏公司打一场官司,以此来促使网游产业走上法制化轨道。而以挽救“网瘾”闻名的戒隐专家陶宏开教授,更多次公开向游戏推广商宣战。
然而,这些社会力量显然不是利益集团的对手。实际上,利益集团的后面,还有着更难以撼动的体制性力量。譬如,目前在我国上市的游戏全部都经过了有关部门审核,显然,向网游产业“宣战”,必然牵涉到多个方面的主管部门,尤其当网游产业市场总额已超电影总票房,出于利益考量,这些掌控着网游规则话语权的部门,可能会极力保护这个产业。
虽然迫于社会压力,有关方面也不停地采取有关措施。譬如实施网络实名制、开发防沉迷系统,还有2007年14个部委联合出台进一步加强网吧及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规定等,但既然不敢触动网游利益,这些措施也不过是治标不治本。
对网游行业监管的乏力,说到底是因为摆不正利益与社会负面影响之间的关系。网瘾到底是不是精神病姑且不论,网瘾纳入精神病,为的是“引起政府和相关部门更大关注”,其实更让人心酸和无奈。显然,面对网瘾这一严重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不仅该投入“更大关注”,更应该投入真正的治理手段。(钱夙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