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起,长春市燃气价格上调。其中天然气价格每立方米由2元上调到2.8元。煤气价格由每立方米1.5元涨至2元。据工作人员介绍,部分用户因燃气要涨价,提前购买燃气,实际上并不会省钱,涨价后用气要执行新价,用户仍需补交价差。(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9版)
就在3月底,国家发改委还表示“(燃气)涨价系无稽之谈”。孰料,话音未落,长春燃气价格应声上调,且上调幅度还不小——从每立方2元调到2.8元。
不过,这事需理顺清楚。发改委的辟谣,针对的是3月中下旬全国不少地方燃气价格将大幅度上涨的传言,而长春燃气价格上调是早就定好了的事。今年2月25日,长春市举行调整民用燃气价格听证会,拟将民用天然气价格由现行的2元/立方米调整到2.8元/立方米,人工煤气价格拟由1.5元/立方米调整到2元/立方米。与会的听证代表赞同调价。换言之,长春燃气调价并不在发改委指称的范围之内。桥归桥、路归路,两者确实不是一码事。
但是,长春燃气调价在网上还是引起了轩然大波,这是因为2月25日听证,但决定实施是4月1日,这中间要经过物价部门的审批,需要时间等等。而4月1日恰巧在发改委刚刚表态“涨价系无稽之谈”之后,在如此节点上,难免引起人们误解了,发改委俨然背了“黑锅”。
一般来说,事情到此就为止了,但具体到这起公共风波,仍有思索的必要。首先,天然气煤气关系到百姓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如此重要的民生价格,一有风吹草动,民众当然无比敏感;其次,这的确关系到政府公信力。发改委的辟谣为何被一些人怀疑?这是因为此前发改委也曾表达过油价不上涨,但未几油价上涨;最后,一些网友拿长春燃气涨价来揶揄发改委,释放的实际上是一种情绪,不可不引起重视。
前不久,中国社科院发布《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社会信任度已跌破警戒线,总体社会信任降到了“不信任”水平。在这其中,尤其需要提及的是民众对权力不够信任,否则也不会出现发改委辟谣后仍有不少人选择“我不信”。失信的社会是危险的,修复信任当从政府部门率先垂范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