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县”变“贫困县”像数字游戏

时间:2013-02-26 14:40   来源:新京报

  任何基于投机取巧的“跑”名分,都不可能成为支撑一个地区发展的内在力量。从“小康”身份“返贫”的戏剧转变,折射出相关评比的制度漏洞。

  据《新京报》报道,在成为“小康县”16年后,山西大同县终于开始像邻县一样,享受“贫困”的待遇。而据一名长期从事扶贫工作的负责人透露,一个贫困县可能会获得国家1亿-2亿的转移支付。

  同样一个县,从“小康县”到“贫困县”。从这一名分的变迁,只能窥见基层政府在政绩和争夺外部资源等方面的考量与博弈,而难以准确反映那块土地上民众真切的生存状态。

  按照权威统计数据记录,早在1996年申报“小康”之时,大同县的经济实力也只是处于山西省东部县份的中游,特别是,其财政收入严重收不抵支。那么,它为什么能够成功晋级“小康县”?主要原因是当时官员人为“提高”了各项经济指标。有退休干部就认为,当时小康县的16个标准中,大同县有些并不符合,但统计数据都“迎合了小康”。

  事实上,一些地方官员出于各种需要,随意揉捏数据,并不特别令人意外。意外的是,上级相关部门也并没有认真甄别这些报上来的数据。这样,就为基层政府“跑”小康县,留足了运作的空间。

  大同县似乎从此就被绑上“小康县”的战车。官员们出于政绩的考量,不断加码,而民众只能在“小康”的荣誉下,一次次错失外部扶持的机遇。比如,到2000年左右,随着煤炭资源整合,大同县源于煤炭的地方性税收大幅减少,孰料,上报的统计数字却连年上涨,农民人均纯收入也年年被递增。这样的扭曲,只能使当地与真正的“小康”渐行渐远。

  为了“奔小康”,一些地方在数据上“造富”;因为怕被摘掉贫困县的帽子,一些地方又在统计数据里“藏富”。但任何基于投机取巧的“跑”名分,来回折腾,都不可能成为支撑一个地区发展的内在力量。“小康”身份“返贫”的戏剧转变,折射出相关评比的制度漏洞,同样值得追问的是,谁来追究随意揉捏当地发展数据的官员责任?(胡印斌)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