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1日,大同县扶贫办主任拿到了山西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文件,文件明确,大同县享受“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同样待遇。这意味着,在成为“小康县”16年后,大同县开始享受“贫困”待遇,获此称号后该县已得到千万元资金资助。(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6版)
客观地说,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条件为地方谋福利,本身并没有错,而且还应该是执政为民的应有之责。戴上贫困县帽子,各项政策、资金、项目就会滚滚而来,这是个公开的秘密。同样,挂上了小康县头衔,在招商引资、项目引进的时候也会受到格外青睐。问题在于,“小康”和“贫困”是近乎两个极端状态,毫无交集,岂能说变就变?
查看“小康”和“贫困”的设定标准,指向并不一致,但对一个地方而言,“贫困”和“小康”绝不会兼而得之。
知情人士道出了其中的奥秘。当年大同申请小康县时,有些标准并不符合,但“统计数据都迎合了小康”。与之相对应,隔壁的阳高县的书记“坚决没有要”,也就没有成为小康县。可见,“贫困”或者“小康”,不是首先取决于实际经济状况,而更多缘于地方领导“要或不要”。为了利益追求,统计数字可以随意提高或降低以“迎合”需要。出现“贫困”与“小康”间的随意转换,也就不奇怪了。“小康县”变身“贫困县”,不过是统计水分太大的又一个生动注脚。
关乎民生的收入状况成为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很像一幕闹剧。但可笑的并不该只是当地政府及领导。利益冲动总是会有,但各种制度标准应是阻止冲动的根本。而这其中,数据的客观准确应是个基础工作。维护统计的严肃性,必须得到重视。(文/刘楚汉 图/王乃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