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长假的家庭聚会之后,老婆或因吃了不洁食物,在凌晨上吐下泻。到医院挂了急诊,医生询问了大致的病情,便建议查几个血液指标。结果出来,其中一个指标的上限是110,而检测结果是111。医生表示,不排除胰腺有问题,建议去做CT;结果出来,胰腺没有问题,但胃壁有点厚,于是医生建议还是做一个胃镜比较好。由于当天的预约人数已满,不得不在第二天一早又去医院做了胃镜,结果除了有点胃溃疡之外,没有其他问题。得了肠胃炎,血液检查、CT检查、胃镜检查,这是否算是过度医疗呢?如果不做这些检查,医生是否可以做出准确的诊断呢?
对疾病的普查和早发现早治疗,患者都是认可的,但由此发生的过度检查却往往被人忽视。就拿CT来说,作为一项高科技,一方面,它是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另一方面,研究表明它对人体是有伤害的。检查同一部位CT辐射量常常是普通X线摄片的几倍甚至十几倍之多。这次因为肠胃炎而做了腹部CT,下次如果因为其他问题又要做腹部CT,两次的辐射量对于人体的危害,或许会比疾病本身影响更大。
现在,业界对于过度医疗的定义为: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违背临床医学规范和伦理准则,从事不能为患者真正提高诊治价值,滥用和浪费医疗资源并可能进一步危害患者的疾病检查和诊治行为。在国外曾经有这样一个案例,挪威政府从1996年开展了一项政府资助的乳房X光普查项目,但从十多年后的统计来看,假如一些妇女一生都不接受普查,她们一生中都不会出现临床症状的乳腺癌。也就是说,她们的乳腺癌永远不会进展为临床期,或者在乳腺癌表现出临床症状之前,她们就已死于其他原因。但女性一旦过度检查和诊断为乳腺癌后,又必不可少地会采用各种方式治疗,这些治疗就属于过度治疗。这样的过度检查和治疗不会给女性带来任何益处。
过度医疗,尤其是过度检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技术的崇拜分不开。科学技术的长足发展不仅为公众提供了更为舒适的生活,也为公众提供了更先进、更细致、更灵敏和更有效的检查和治疗技术设备。然而其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是可能大幅增加医疗费用,但医疗效果并没有改善。同时,对病人造成额外的伤害,加重病情,更会增加人们的心理负担。然而在我国,看似不理性的过度检查行为,其实还透着一种“理性”———医生怕误诊、怕医疗事故,怕因为错误引发的医患矛盾,而通过全面的检查,无疑可以保留下诊断的“证据”,万一今后遇到医患纠纷,也可以说得清。
医生始终是治病救人的主体,再先进的科技和手段也只是辅助工具,只有医生提高自己的医术,提高担当能力,才能摆脱对仪器的过度依赖,减少“过度医疗”的现状。而社会也应该给医生一个宽松的环境,不要一发生医患纠纷,就将板子打到医生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