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气正好过年

时间:2013-02-05 14:26   来源:光明日报

  年关返乡之际,有亲戚委托带点“有分量”且“稀罕”的礼物回去,说要答谢某领导的厚爱。由于平日疏于此道,苦索数日不得其要,最后只能敬谢不敏。

  说起来,过节送礼真是一门学问。中国有历史悠久的送礼传统,对于拉近人际关系、创造和谐氛围,适当的礼物作用明显。然而近些年来,送礼之风颇有愈演愈烈、不可收拾之势,送礼日趋频繁,礼物日趋奢华。造成的后果,小则普通百姓被“礼尚往来”压得喘不过气,大大降低生活幸福指数;大则行贿受贿借送礼之名横行无忌,造成官场的乌烟瘴气。

  而送礼的时机,又尤以过年为甚,故官场有年关即“敛关”一说。2月4日《光明日报》刊发的《支妙招过“年(廉)关”》报道,珠海市纪检监察机关为党员干部发放“廉洁贺年卡”,提倡“廉不廉看过年”“是福是祸看过年”,就是“因为前些年一些因贪腐而落马的干部,多数都是因为在年关时节放松了警惕,收受贿赂。”

  可能有些人觉得,逢年过节送点礼,自古皆然,这就是中国习俗和文化,很正常。这种观点很具有迷惑性,大约受贿的官员们也多以为理所当然,师出有名,受之无愧。其实不然!中国固然有悠久的送礼习俗,但亦有明确的送礼规则和廉政传统。《礼记》说:“礼者,理也。”礼物,最初作为“礼”中之物,从形式上说,要符合一定的礼节;从内涵上讲,要符合一定的道理。有些官员所谓“放松了警惕”,其实是“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涉及公权力的非正常送礼,是提升百姓送礼成本、制造不正常送礼风气的主要推手。为了让百姓过一个幸福快乐、成本适当的春节,为了维护巩固鱼水情深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一方面领导干部亟须时刻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切实加强自身道德约束和修养;另一方面,要加强推进涉及公权力的送礼制度约束,新加坡、法国、加拿大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关于价值超过数百元的礼物必须申报或上缴的规定,值得我们借鉴。

  春节送礼,送的是礼节,更是情义。福田心耕,自求多福。让我们每个人自觉从我做起,做一个合乎礼节的送礼者,坚决向非正常的送礼说不,还社会一个风清气正,还春节一个情义浓浓。(罗容海)

编辑:扶海涛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