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小康之家”是邓小平在1979年底同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谈话时首先提出来的一个思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37页)其意是要让人民群众经过奋斗过较富裕日子。后来,小康社会又成为十三大制定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其中第二步走的内容是: 1991年~20世纪末,国内生产总值再增一倍,人民生活实现小康水平。但就总的情况而言,当时所说小康社会的含义还是比较简单的:主要是经济上的小康和数量上的小康,因而作为一种社会发展阶段思想还处在形成阶段。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当时虽已实现了小康目标,人均GDP达到了1000美元,但这种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也不平衡的小康,只能算是初步的小康。因此,党中央又进一步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这是经济建设方面的任务;“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这是政治建设方面的任务;“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这是文化建设方面的任务;“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并认为“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后来在党的十七大上,中央又进一步提出了发展社会事业的任务,即提出“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的要求,使全面性的内容增加到五个方面。此外,十七大还提出要注意发展的质量问题,强调“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把“好”字放到了“快”的前面。这就进一步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这是小康社会思想的发展阶段。
党的十八大报告则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想,从而将这一思想推进到完善化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有三个标志:一是提出了“经济指标翻一番”的要求,即“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里面有两个重大变化:1.基点变了,十六大、十七大都是以2000年为基点,这次则是以2010年为基点;2.除了人均GDP指标外,还增加了人均收入翻一番的指标,这一点意义重大,它真正体现了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
二是明确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思想,即建设小康社会不能只抓一个方面,而要全面抓。当然“五位一体”思想内部也不是并列的,其中经济建设是中心,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精髓,社会建设是基础,生态文明建设则是外延。因此,在贯彻这一总体布局思想时,应该抓住中心,把握精髓,立足基础,强化保证,重视外延,同时又要注意总体协调,以收到科学发展的成效。
三是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想,这可以说是我们党建设小康社会思想发展的第三个阶段的主要特征。这一变化的意义就在于向民众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经到了关键阶段!实际情况也是如此:据有关研究结果,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我们的GDP年均增长率只要达到7.3%就能实现翻一番的目标,而我们前十年的经济增长率平均达到9%以上。
总之,党中央提出的建设小康社会思想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而十八大报告则使这一思想进入完善化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