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微”时代的社会声音

时间:2012-12-19 15:25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又到一年年终时,各种盘点正在火热进行中,其中年度汉字的评选备受关注。在“微”“表”“拧”“习”“国”“来”“去”等候选项中,“微”字脱颖而出,当选年度汉字。评委会的解读,“微”指的是微博的“见微知著”、微信的“造微入妙”、微公益的“积微成著”,它指的是北京暴雨中152位民工奋力救人时那句“我们不要钱,我们是来救人的”所体现的“微言大义”,指的是上升乏力、集体焦虑的屌丝群体的“身微力薄”。(12月17日《北京青年报》)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微”字既有“细小轻微”之意,同样也有“精神奥妙”之义。这种看似二律背反的解释,在“见微知著”“造微入妙”“积微成著”“微言大义”“身微力薄”等现实的命题里,无疑可以让公众有最真实的感受与体认。

  在微博里,草根的声音开始被重视,粉丝与“大V”开始频繁互动;很多贪腐案件,不管是“表叔”还是“房哥”,微博举报与线索提供,从来没有变得如此的快捷而准确;在微博的平台,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被误解者可以主动澄清,鄙夷底层者反而会遭到嘲讽。微博里的中国,是现实的真实的中国,“见微知著”,在这里才能真正读懂中国。

  初出茅庐的微信,以其“摇一摇手机就能交到朋友”的传播效应,使用人数很快就扶摇直上达到两亿多人。如今电脑版与手机版微信的使用,正在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传播语言文字、交友群聊的“造微入妙”,在这一平台上一览无余。科技的点滴进步,温润和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无论是“免费午餐”,还是“爱心衣橱”,这一个个微公益活动,在微博和社会上如火如荼,在官方慈善公信力遭遇重创的语境里,民间慈善的作用与共识彰显。未必需要慷慨解囊,只需要你爱心涌动,小小的善,就可以积累成人间的大爱。“积微成著”的努力,也再一次表明,在广袤的民间,爱心与善良,从来都不缺,被自身形象拖坏了的慈善机构,该从中读懂很多。

  无论是“不要钱,我们只救人”的民工,还是奋不顾身的“托举哥”,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壮怀激烈,只是在危急的关头,心头一热便有了奋不顾身的勇气与自信。“微言大义”,在这里可以深刻地了解社会,那些存在于我们心头的爱与勇气,需要释放与呵护,毕竟,这个世界不需要也不能人人自危。

  在这伟大而艰难的时代,屌丝的焦虑从来没有现在这样浓烈悲催。房子、教育、医疗,以及生儿育女和养老之类的压力,在工资收入微薄的语境里,“身微力薄”是一声揪心的叹息。有关政府部门应该采取更多的措施与办法,顾护与庇佑社会的弱势群体,让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终能落地生根。

  一个“微”字,道尽2012年的大事与小事,涂抹出几许欣喜与辛酸。理解“微”字背后的社会与现实,正如白岩松提到的那样,“微是你我,是每一个推动社会进步的微小分子,是每一个被打捞上岸不再沉没的中国声音,是每一个能被看见、能被听见的人。” 其实,换句话说,只有“微”的进步与改变,才有时代进步的宏大命题。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