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集团日前召开媒体见面会回应塑化剂质疑。会上,北大教授李可基声称,塑化剂的标准本身就不科学,三聚氰胺也基本是无毒物质。人类几百万年都没有灭绝,说明人类的排毒、解毒能力非常强大,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基本上都能应付。(12月13日《钱江晚报》)
长期食用塑化剂超标的食品,会损害生殖能力,甚至会损害人类基因。诚然,塑化剂具体的添加标准,值得进一步探讨,但在全世界均对塑化剂有所防范的语境下,李某却说塑化剂、三聚氰胺喝了没问题,甚至用“人类没有灭绝”、“排毒功能强大”等耸人听闻的理由为塑化剂辩护,在让人质疑作为一个专家应有的基本水准之时,更让人怀疑他是否喝多了茅台。
社会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层次谬误,指的是用高层次的分析单位做调查,却用另一种低层次的分析单位做结论。李某用人类排毒功能强大等宏观指数去推断喝塑化剂、三聚氰胺没有问题,显然是出现了层次谬误。作为北大教授,李某犯下如此低级错误,恐怕非个人学术能力欠缺所致,而是急于为利益集团辩护而产生的强盗逻辑。
按照李某的逻辑,我们吃任何毒物质都没啥关系了,因为人类寿命越来越长,因为人类有排毒功能,这种逻辑实际上跟“因为你弱小所以被欺负”是一个道理。面对此强盗逻辑,难怪有网友感叹:不喝有毒物质,倒是我错了,谁叫我没有排毒功能呢?
类似强盗逻辑举不胜举。人们质疑信用卡全额罚息,有专家就说这是国际惯例(事实上采用全额罚息的国家只是少数);人们质疑我国电影为何不搞等级制,有专家就说这是国情所致(事实上大部分国家都搞电影分级);人们质疑我国绝大部分互联网用户都在使用假宽带,有专家就说全世界都用的是假宽带;人们质疑茅台价格过高,有专家就说进口拉菲更贵;人们质疑房价偏高,有专家就说房价下跌对国家会造成危险;人们质疑活熊取胆,有专家就说熊其实很舒服……
总结这些“强盗逻辑”,不难发现两点真相,一是专家在发出类似言论时大多不讲实证,只是浮光掠影地泛泛而谈;二是言说者大都与辩护对象有着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有些专家甚至公然坐到利益集团的大腿上。学者许纪霖说过一席话:中国学术界走两个极端,一种是什么东西他都知道一点,浅尝辄止;一种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是专家,而在专业之外,就会是惊人的无知。他怕是还少说了一种:部分专家学识渊博、专业精湛,但为稻粱谋,常常说一些欺心之话。
一个个信口开河、大放阙词的专家屡屡能成为一些论坛、重要发布会的座上宾,不能不说是社会浮躁的隐喻。要消弭这种浮躁气息,有必要对专家进行问责,那些违背良知乱“论证”忽悠公众而失去公信力的专家,应该严格地淘汰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