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票免费”还须探寻市场之道

时间:2012-12-05 13:58   来源:燕赵晚报

  “风景名胜区的长远发展目标是门票免费,回归公益性,这是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责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风景名胜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李如生在《中国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公报》新闻发布会上说。(12月4日新华网)

  近年,旅游已成为一大消费热点,旅游经济迅速壮大。然而,动辄几十元、上百元的景区门票,也越来越让人诟病不已。如今,主管部门提出“门票免费”的长远目标,这固然是一件好事。但真想把这件好事扎实办下去,除了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努力之外,还须探寻市场之道。

  很现实的问题是,风景名胜区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才能保证正常的维护和运营,乃至进一步的保护性开发。假如寄希望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撑,恐怕对于大多数地方政府来说,都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不是简单的“市场化”,而是把市场与公益责任进行有机对接。

  在这方面,杭州西湖是国内迄今最为理想的案例之一。西湖景区的主体免费对外开放,由当地政府负责日常的维护运营,其所需资金则来源于西湖景区带动的周边各类服务业所产生的税收。“西湖模式”成功的关键,恰恰在于当地政府正确地运用了市场规律,因势利导,实现了良性循环。

  当然,“西湖模式”有其特定环境因素,不能简单复制。但我们从“西湖模式”中能看出,地方政府完全可以运用市场规律。国内一些仅仅依靠高票价维系的风景名胜区,并未能在更深层次上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性。

  无论是旅游产业的经验,还是近年软件、互联网等高科技产业的经验,免费策略运用得当的话,完全可以实现比收费更高的收益。在“免费门票”与地方收入、公益性之间,一定还有一条可供选择的道路。或许,拥有旅游资源的地方政府,能够真正做到“解放思想”,放弃一些蝇头小利,尤其是放弃一些个人和部门的私利,才能真正拥有“免费的智慧”,并最终创造多赢奇迹。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