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路洗得像狗舔过一样干净”,江岸区城管局环卫科负责人的这句话,引起了反弹。
在新闻报道中,新闻所突出的和城管部门所讲述的并不一致。对讲述人,显然对“狗舔”这句话无以为意,他说的其实是江岸区城管部门的努力、辛苦和成绩,以及作出的示范,对记者和媒体,这些都成了背景,“狗舔”之语像点睛之笔,脱颖而出。
武汉市城管局新闻办负责人解释,这是玩笑话,说这句话的也不是汉阳城管环卫科负责人。也就是说,这被看作话语方式的问题,换一种说法,也许就不会这样。但看看网上的声音,并非如此。
有人由此想到了浪费,有人说这是懒政,还有人上升到了政府的公信力,都不只是“狗舔”所能承载的。客观吗?不能说完全客观,但这样的评价和联想让人深思,一个部门的工作讲述,为什么会遭到反向解读?自己看来是成绩,挺积极正面的内容,为什么在公众那里变味?
说话对于官员,不是一个轻松活,特别是面对公众。最近几年,官员在公共场合说的话,越来越成为社会热点,雷人雷语,层出不穷,专门针对官员话语形象的各种培训,以及新闻发言人制度,变得越来越普遍。但这些只是表面,人们对官员话语的关注,既指向他们的话语本身,其实指向的是权力问题。
你把三公消费数据公布出来,人们可能不是认为你做得有多好,而是问你数据何以如此惊人;你把采购信息公开,大家可能不是夸奖你,而是问你这么高的标准有什么必要。这有权力长期累积下来的负面影响。
有种说法是,现在无论权力部门做什么,都会被认为有问题,不信你,这几乎成了习惯性反应。很多时候,这被视为信息时代的一个特征甚至是弊病,网络时代嘛,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们说话不必负什么责,这是个问题,但比这更重要的,这还是提醒,社会人心层面民众与权力的关系隔离到了什么程度,靠什么去维护信任?
回到“狗舔”这句话引起的反应上。职能部门说的是洒水流程,以及达到的效果,有什么严重问题,我看没有。但人们从这句话出发,把问题带进了另外一个系统。职能部门的逻辑,工作内容上的合理性、必要性,被消解了。这就不是话语带来的问题,而是职权行为带来的问题。
批评职能部门是民众的权利,但这还不能完全等同于批评——从理性客观的角度讲。这样的问题也不能被认为是武汉的特殊问题。这是一种“喧嚣”,呈现了职能部门行为可能引起超出意料的五花八门的看法。而其可能的价值不只在于可以去探讨信息时代的利与弊,还在于我们更应认识到,政府把事情做好了,可能得到表扬,也可能不会,权力要去习惯和适应不被表扬甚至是“就是觉得你有问题”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