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爆料称,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在大理洱海双廊镇建房排污污染严重,引发网友热议,甚至引起毁誉双方“约架”。而最新消息是,云南大理州双廊镇政府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杨丽萍建房手续齐全,排污情况符合当地标准。但该官员同时也承认,双廊镇的整体污水净化系统的确有待完善。(9月25日《广州日报》)
虽有官方发声,却仍难尘埃落定,“网友曝”的特点一贯就是,起势易、平息难。之于双廊负责人的说法,一部分网民选择接受,更多的人则拒绝认可。但实际上,此类“拒不相信”的姿态,似乎并无足够底气。
毕竟,无论是最初的发难者,亦或随后的起哄者,都没有确切证据,来力证“杨氏”确有违规行为。或只是因为,网络世界多信奉“质疑即正义”,而反倒甚少关注依据与逻辑,所以众多围观者揪着此事不放,也就不难理解了。
其实,网友的这种“偏执”,也可算是其来有自。从过往的类似案例中,他们已然得出经验,“灭火式辟谣之后,传言往往被证实”。而且,一些缺乏自律的“名人”,的的确确制造了诸多不堪的旧例——又有谁能保证,杨丽萍不是其中一员呢?可以说,某种意义上,网络围观者久久不愿离场,乃是意图用自己的坚守,集聚更多的关注、推动更公允的调查,从而倒逼出一个更具说服力的“结论”。
一方爆料,一方辟谣,作为看客存在的、数量庞大的网络ID,下意识地倾向前者,无疑有更深层的肇因。因为如你我所知,如今的城市营销中,捆绑“名流”的做法,早就司空见惯。凡有一技之长、暴得一时大名者,往往被地方治理者,奉为“符号”和“地标”。“名人”为故土带来荣光、噱头与关注度,而故土定然是要还以丰厚回报的。此一过程,若合规运作,当然可称合作双赢;但倘若私相勾兑,便降格为“阴暗的共谋”了。
在网友“最恶的揣测”中,既然杨丽萍能给大理带来可观收益,大理有关方面理当投桃报李、予尔方便。那么显然,大理的职能部门,是存在“纵容杨某违规排污”可能的!并且,既然两者的利益高度叠合,不遗余力维护杨丽萍的公众形象,也明显符合大理的切实需求——当网友深陷于此类似真似假的“推理”,双廊镇又怎能指望通过单个官员的一面之词,就可瞬间止住数以万千的悠悠之口。
关于“杨丽萍建房排污”的曲直纷扰,似乎已经走入死局。辟谣者口说无凭、自说自话,围观者揣测连连、拒不相信,怎么看都又是一场难以善终的“口水战”。当一个极具人文情怀的环保议题,被置换成充斥猜忌、谩骂与人身攻击的狂欢,难免迎来无比悲哀的结果。
而原本,合乎公众期待的走势当是,网友基于事实和逻辑质疑,辩白者拿出证据、据理力争,但是非对错,模糊于无尽的争吵,最是令人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