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场里挤着一拨拨赶早市的人,人声嘈杂中,40岁的姚启中正在菜摊前低头写作,发现了错别字,熟练地用涂改液一抹。姚启中是安徽人,在北京西城区天陶菜市场卖生姜和大蒜,小学没毕业的他3年前开始写“家贫史”,如今已写了20余万字。他说,写“家贫史”是为了让孩子“知穷后勇”。(9月6日《新京报》)
这无疑是一个另类的卖菜者,当别人都在卖力吆喝生意的时候,他却在埋头写作自己的“家贫史”。姚启中记录的是自己家庭的过往,贫穷的岁月,奋斗的日子,我们不妨称之为“卖菜者说”。
相信他只是用朴实的文笔真实地记录下了自己家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昔日的贫穷困苦、今天的努力奋斗及对明天的希望,是他这本书的主要内容。然而也正是这样的一种不加修饰和毫无雕琢的原生态记录,才让他的作品充满了真实的力量,也让我们得以通过他的记录来了解一个处在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在苦苦打拼的普通家庭的“生存史”。
姚启中写这部“家贫史”,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励自己的孩子努力奋斗,改变命运,实现从“家贫”到“家富”的质变。但是在我们看来,这部“卖菜者说”,却是一部社会底层人物的生存记录史,是一部进城务工人员的打拼史。而对于全国数以千万计像姚启中一家这样的社会底层家庭和进城务工人员来说,姚启中在城市生活中遇到的困扰和麻烦,他们也一样会遇到;姚启中一家所经历的贫穷和困苦,他们也一样经历过。
从这个角度说,“卖菜者说”就像是一面镜子,我们完全可以透过这面镜子,窥见转型期中国那亿万个虽然地位卑微,却永远没有放弃努力,永远没有放弃希望的人们。从政府到社会,也完全可以通过这面镜子,了解这亿万社会底层人群的所思所想,所苦所乐,从而知道他们当前最需要的是什么,想想我们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所以说,面对这位小学还没有毕业,在卖菜的时候“不务正业”埋头写作的“菜市场作家”,我们理应少些轻视,少些嘲讽,而应该从内心里给予他足够的尊重。他牺牲卖菜的时间,放弃赚钱的机会,写下这样一本书稿,对他而言是为了记录过去,激励后辈,对我们而言,却更应该看到这部原始记录文字背后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