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总书记7月2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环境不堪重负 形势呼唤变革
我国经济保持了30多年的快速、持续增长,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在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总量逐年增加、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能源消耗总量增长过快的同时,全国主要环境质量指标正在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能不看到,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已经相当严峻,突出的环境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新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十分艰巨,环境污染处于较高水平。特别是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了,吃得更好更健康的问题就突出起来了。以至于有群众调侃说:“现在吃的东西真多,但吃什么才放心呢?吃荤的怕激素,吃素的怕毒素,喝白水都怕有害元素。”我国在环境问题上面临的国际压力也进一步加大。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量居世界第一。我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3左右是由出口产品产生的。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受惠于我国的出口产品和环境逆差,又利用环境问题对我国施压,制造绿色贸易壁垒。发达国家一两百年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近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集中显现,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结构型、压缩型、复合型特征明显,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要复杂,解决起来的难度比任何国家都要大。
我们现在致力于建设和谐社会。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我们正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快车道上起跑。未来几十年,中国还将发生“惊天动地”、“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大变化、大进步、大发展中,就必须把“天”和“地”的关系安排好,才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们切切不可再持续糟蹋和掠夺大自然,等着大自然必然到来的惩罚和报复。近代大国经济的发展,大都涉及对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大量需求。其崛起过程中为满足这种需求,往往靠坚船利炮、圈占土地、奴役他人来掠夺,“以霸强国”,自然“国强必霸”。中国的发展,必须避免也不可能再走这条路。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千方百计地在持续发展、科学发展中,让消耗更少产出更多,让发展又好又快持续不断,让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把中国建成森林覆盖碧水蓝天、与环境友好与自然和谐的、中华民族共同的美好家园。
环境不堪重负,形势呼唤变革,前景坎坷光明,道路别无选择,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