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开还是不开?

时间:2012-07-26 10:17   来源:新民晚报

  每天早晨,不少有车族会小小地纠结一下:车,开还是不开?

  在7月18日的人民日报上读到一篇报道,眼睛一亮。拥有700多万人口的香港,只有44.34万辆私家车。而香港普通人约一年的收入就能买一辆轿车。不限购、不限行,香港的汽车消费却不温不火,这是为什么?记者调查揭开谜底:高昂的购车税、通行费、停车费使得私家车受冷落,而发达、便捷、舒适的公共交通,使得香港市民大多依靠公共交通出行。在公车方面,香港政府有16万公务员,6265辆政府车辆,其中仅1336辆轿车,政府车辆占总机动车不到1%。

  曾几何时,我们衡量一个地区是否发达,就看私家车是否普及;踩着自行车的我们,向“车轮上的国家”投以艳羡的目光。而今,私家车也进入了中国人的生活,许多普通人圆了轿车梦。然而,随着私车的普及,人们也感到,“车轮上的生活”带来的并不全都是快乐: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废旧车处理难……在上海,最突出的还是停车难,有车族出门前的纠结大多在于此。无论是办公楼还是住宅小区,缺口巨大,且几乎无良策可解。有人无奈地说:“无法像蜗牛一样把车背在肩上!”

  香港人对于私家车的态度,给人一种新的启示:不买车,生活质量也可以很高;不开车,体现了一种环保的生活方式。在其他城市,“无车日”也愈来愈受到有车族的响应。从无车到有车,再到无车,并非从起点又回到起点,而是一种哲学上的螺旋形上升。

  在今天的上海,500多公里的地铁网让出行愈来愈便捷,“最后一公里”也在努力解决之中。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上海人也会有一种新理念:买得起车不买车,买了车不开车,才是有腔调的。

  没有轿车而有腔调,还有一例。最近,我在社区采访,听老百姓说:公车改革以后,街道主任到阿拉小区来,是骑自行车来的,感觉跟我们的距离近多了。确实,现在坐地铁和公交车上班、骑车下社区的干部不在少数。这也是公车改革后除“经济账”之外的另一大收获。

  对公务员来说,坐不坐车,还不仅仅是一个环保的问题。(邵宁)

编辑:许娜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