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质疑”似乎成了许多人的一种习惯。一听说有年轻干部被提拔,立刻就怀疑是“官二代”;一看到有人不计回报地做好事,就质疑是在作秀……许多人感叹,当大家都习惯性质疑时,我们社会原本就不多的信任,也被蚕食得所剩无几。近期,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网,对10709人进行的调查显示,71.8%的受访者确认身边普遍存在习惯性质疑者,41.1%的人坦言自己就有“习惯性质疑症”。(7月5日《中国青年报》)
社会信任度下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陷入信任危机,早已是不争的事实。由于社会的信任基础出现了问题,所以一事当前,人们总要习惯性质疑。但是,这样的道理不能反过来讲,认为习惯性质疑就是社会信任危机的催化剂,是它们把原来不多的信任也蚕食得所剩无几。
恰恰相反,习惯性质疑的目的不是为了蚕食信任,而是为了重建社会信任。比如,公众习惯性质疑一些官员的行为举止是作秀,不是说公众不需要官员这样作秀,而更可能是,由于缺乏一种制度化的保障让公众相信:这样的作秀不是官员的一时兴起偶尔为之,而是制度规范之下的习惯行为。
习惯性相信的前提恰恰就是习惯性质疑。好的制度设计通常是从不信任出发开始建构的。制度运行过程中,只有在习惯性质疑之下仍然能够经受得住“考验”,才能说是制度实施成功。这一点,对于公权力来说尤为重要。
面对社会日益严重的信任危机,习惯性质疑不应被过分指责。真正出现问题的地方在于,面对公众的习惯性质疑,一些被质疑的对象总是以习惯性暧昧来应对。暧昧的态度带来的结果可能就是信任危机的加剧甚至谣言的滋生。
很少有人会偏执到先入为主地认为所有的习惯性质疑都是绝对正确的,但是,质疑本身就为被质疑对象提供了一个自我澄清机会,如果质疑是错误的,通过澄清反倒能够为被质疑对象的形象加分。也就是说,习惯性质疑在一定程度上是重建社会信任的“鲶鱼”,能够让权力运行的行为变得更透明更规范。缺乏习惯性质疑,面对所有事情都是众口一词叫好或者集体沉默,一定是一个不正常的社会。
面对习惯性质疑,究竟是以“破坏者”的视角来审视之,还是以“建设者”的姿态来应对,我们不妨听听温总理是怎么说的——6月15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同新聘任的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强调,领导者应有听取和包容不同意见的雅量,不要轻易把不同意见说成噪音、杂音,而应善于从不同声音特别是批评性意见中汲取智慧,因为批评性意见可以使我们头脑更清醒,更加重视那些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有利于避免决策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