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起,青岛南山区24座公厕试点免费提供卫生纸。公厕管理员称,一盘270米长的卫生纸,平均每天用掉八九盘,除了正常使用,很多都被浪费了。管理员表示,经常遇到游客如厕后扯下一大截卫生纸带走,或者拿来擦鞋擦脚。(《大众日报》7月4日)
公厕免费提供卫生纸,这不仅方便如厕者,也是城市管理文明和人性化的象征。遗憾的是,卫生纸被无端浪费,甚至被带走或拿来擦鞋擦脚。出现这样的事情,自然是因为国人素质还有待提高,如此堪忧的道德品质将成为公德教育的反面教材,它警示我们,在文明的道路上,我们还任重而道远。
类似现象其实并不少见。如果非要“榨出皮袍下的小”来,则无非是国人占小便宜的心态在作祟。经济学上有个著名的“公地悲剧”,即当资源成为公共产品而有许多拥有者时,就会导致资源的过度使用。免费卫生纸遭致上述噩运,既有公众素质不高的原因,也有资源配置时的管理问题,如缺乏监督、用纸没有技术上的限量使用等。
但不能因此就否定免费卫生纸这一善举的意义,有关部门更不能因为出现这样的尴尬和麻烦,就断言“公众素质与免费不相匹配”,进而使免费卫生纸的提供与试点夭折。须知,在公众整体素质提升的漫漫征途中,出现如免费卫生纸被过度浪费和使用的现象,只是文明必经的阵痛,虽然尴尬与刺眼,但唯有努力向前矢志不渝,方能使免费用纸及类似善举,成为文明社会的标准配备,进一步满足公众需求。
实际上,在博物馆等场所免费开放时,也曾出现公众大量涌入、破坏卫生条件等难题,但经过这么多年的免费,公众素质也大幅提升,这也正是图书馆、美术馆等“三馆一站”次第免费开放的文明注脚所在。如果免费卫生纸成为整个城市厕所的标准配置,加以对公众素质与文明的宣传与教育,如此疯抢和过度浪费的现象应该会逐渐销声匿迹。
其实,在一些星级酒店和餐饮场所,免费卫生纸早已成为标配,却很少被疯抢,一方面这与在这些场所消费的顾客的文明程度较高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这些场所,免费卫生纸已成为服务内容之一。正是因为只有少数厕所配备卫生纸,造成“物以稀为贵”的潜在负激励效应,当我们把免费卫生纸视为公共厕所必备的配置并能长久地保持,成为生活中的常态,疯抢闹剧就不会出现,偶尔有浪费和过度使用,也会被公众谴责。
其实,比免费卫生纸被浪费和乱扯更“低素质”的,恰恰是公共厕所脏乱差的老问题。正是有如此众多让人感觉不爽的厕所,才会使厕所成为藏污纳垢之处,成为人们心目中不被珍视之地,一卷卫生纸也会成为“异类”并招致被疯抢的命运。先让厕所多起来、干净起来,文明的素质也会随之提高。这就如同在污水横流的厕所人们会肆意妄为,甚至随地大小便,但在干净整洁的洗手间,自己踩个脏脚印都不好意思一样。如果市政服务的素质都没有提高,却动辄责怪公众不文明,板子显然打得不是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