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人社部就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问题集中答复网友时明确表示,相应推迟退休年龄已是一种必然趋势,将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建议。(6月6日《京华时报》)
我国现阶段关于退休年龄的政策规定,大约是上世纪70年代制定的,迄今已经约40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相应推迟退休年龄,应该说是一种必然趋势。推迟退休年龄,就意味着将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人社部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建议,可谓顺应了时代发展。
目前,对于延长退休年龄问题,赞成与反对两派的观点可谓泾渭分明。支持方认为,延长退休年龄有利于进一步开发人力资源,增加退休后收入,也有利于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反对方则认为,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总体仍供大于求,延长退休年龄可能会挤压岗位供给,进一步加剧就业紧张形势。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的人希望按时甚至提前退休,安享晚年;有的人则希望继续发挥余热,为社会作出更多更大贡献。这些想法都很正常。所以,人社部在准备提出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建议前特别强调“弹性”。这是以人为本的做法,这也是起码的人文情怀。
除了“弹性”之外,还必须坚持“自愿”。大约5年前,上海就在部分行业试点过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此前有关部门对上海试点进行的调查显示,有7成多的试点涉及人员赞成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既然有7成多赞成,就还有2成多不赞成。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是一项直接涉及民生和百姓切身利益的政策,为了使政策效益最大化,所以政策不宜以“一刀切”的实施,而应采取弹性介入的自愿原则来推行。
如果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政策,每年可能会涉及上千万人,并由此导致很多年轻人无法进入这些岗位,而这一巨量岗位的无法有效腾出,显然很难通过新开发岗位等方式一下子化解。对此,我国应尽快建立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制度,通过制度设计,尽量采取分地区、分行业、分人群,以不同的标准逐步推行。每一项政策的出台,目的都是保障民生、惠及大众。延迟领取养老金必须坚持“弹性+自愿”原则,把好事办好、办实,让广大百姓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