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凡以某个人群命名的节日,其指向往往是弱势群体。如有妇女节,未见男人节,盖因妇女地位自母系氏族社会以降就成了一个问题;有消费者权益日,未见商人权益日,多半是因为当今社会消费者常常不得不忍气吞声花钱买罪受。亿万小朋友翘首企盼的儿童节也是如此,和成人相比,儿童先天就处于弱势。事实上,国际儿童节的设立就是为了纪念发生在二战期间一次著名的屠杀,目的就是为了引起全世界对于保障儿童权利的重视。
正因为和成人相比,儿童先天上就处于弱势,他们才格外需要全社会的关爱。可以想见,在今天这个属于孩子的特殊日子里,舆论照例会呼吁全社会一起来关爱孩子;商家照例会大打儿童牌,赚得盆满钵满;许多孩子照例会拥有一个难得的短暂的假期,他们多半会收到父母的礼物,发出快乐的尖叫。当然,也可能仍有许多家庭还在为孩子的小升初而焦虑,有的孩子(如多达5800万的留守儿童)不仅得不到礼物,甚至还不能和父母在一起,度过属于他们的节日——即便是儿童节,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快乐,都会成为故事的主角。
如果说,只有到儿童节,我们才会想起对于孩子的关爱,那恐怕不是事实。舐犊之情,动物皆有,何况“万物之灵”?问题只在于,我们不知如何表达我们对于孩子的爱,更不知如何把真切的爱化成合适的行动。鲁迅先生在1919年就提出了“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严峻命题,不客气地说,将近一个世纪过去了,我们中的许多人仍然不知道如何去为人父母。
毫无疑问,今天的孩子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尽管仍有孩子还得为吃上热气腾腾的午餐而翘首以待,但大多数孩子可谓衣食无忧。而衣食无忧只是幸福生活的一个基本前提。吃不完的快餐、穿不完的新衣未必会让孩子快乐。个中道理十分简单,孩子和我们大人一样,是有情感、有思想、有意志、有尊严的独立个体。自由、平等和开放的态度,应是所有亲子关系的前提。孩子当然需要教育,但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可以为孩子包办一切而无视孩子的感受,也不意味着孩子永远只能被父母耳提面命。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得好:“孩子的眼睛里找得到天堂。”童心是人性的本原,孩子的视角有时恰恰是我们看待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所缺乏的。对于家庭来说,成长的确从来就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情,父母每时每刻都会分享到孩子成长的喜悦,并反过来重新审视自己、打量身边的世界。这种双向的教育或可称得上幸福的教育。
不能说今天的中国父母不重视教育,他们太重视教育了。不幸的是,他们理解的教育是狭义的——过分看重智力、知识层面的教育,而忽视了情感教育和美好人性的栽培。同时,学校教育也陷入迷失——社会转型时期的浮躁心态吞噬了教育的心平气和,升学率攀比、各种评估、疯狂的择校等,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形成可怕的恶性循环。可怜的孩子被潮流裹挟,被父母胁迫,从小就背着沉重的书包,不仅要披星戴月地往返于学校和家庭,而且还得抽出本应该用于玩耍和睡眠的时间,赶赴各种培训班。这样的孩子难道会快乐吗?在他们的眼睛里还能“找得到天堂”吗?
鲁迅说,做父亲是“极伟大的要紧的事,也是极困苦的艰难的事。”时隔一个世纪,在时下这个大家都汲汲于挣钱升迁的社会里,或许不少人都快忘了还有“做父亲”这回事,更不太理解这何以是“极伟大的要紧的事”。不仅是孩子的父母,其他所有和孩子有关的人,都是时候做点什么、改变点什么了。因为从大处说,孩子是国家的未来,从小处说,是家庭的轴心。关爱孩子,乃一份崇高的家国情怀。
在这个属于孩子的节日里,我们衷心祈愿每个孩子的心灵没有忧伤、没有疲惫,在他们的眼睛里能重新找回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