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何不食肉糜”,是富人愚蠢的感性,“富人”为什么不乘公交而一定要开私家车,则是城市规划专家一厢情愿的理性,也许出发点都是好的,但结果都只能是换来一声叹息。
昨天媒体报道,市民发现,广州CBD珠江新城快变成一个巨型的停车场了。
人多车多是必然的。高档社区、高档商区,大型公共设置都集中在这个区域,珠江新城和任何一个CBD一样,必然是城市生活开放的样板间,无论是不是消费得起,人人都想一睹尊容。在大家抱怨这个CBD规划有问题的时候,也有专家说,珠江新城公共交通设施完全能满足大家的需要,是因为太多人不考虑公交的设置,而坚持选择私家车,才造成了珠江新城车满为患。
这背后也隐藏着没说出来的一句话,就是本来预备了解决之道,但中国人不按规矩办事,“中国人,还是素质太低”———专家抱怨市民,穷人抱怨富人。低碳生活也喊了几年了,有公车的时候不开私家车,这是低碳生活最基本的要求,可大家还是做不到。
但这个责任,不能只落在生活在珠江新城的“富人”头上。低碳是目标,但低碳总是从高碳而来;吃素食的,必然是厌倦了红烧肉;重返乡村的,是经历了城市的喧闹,返璞归真总是在离开之后。我还没学会开车,我的一些朋友,确实已经因为低碳的道德压力和油价的经济压力,放弃了开车,但能够开着自己的车去珠江新城听个音乐会,还真是我对中产生活的最直接的想象———在我奔小康的路上,你打断我的畅想,让我和低碳的朋友一起坐公共汽车,去珠江新城吃358元一客的西餐,听英文版的《妈妈咪呀》,我不是富人,更是没到这个境界。
想说的,还是城市的规划。从广州到香港工作的朋友回来感叹,在香港,无论是从写字楼还是住宅区,出门都非常方便,地铁站或者接驳的车站,不但举步可达,甚至雨天几乎不用淋雨、晴天几乎不用晒太阳。再加上香港寸土寸金,停车费昂贵,无论贫富,选择公共交通出行都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一方面,交通工具不代表身份,一方面市场的原则与城市规划都在无声地引导大家做出符合公共利益的选择。素质,从来不是道德的捆绑,而是在利人利己的制度下反复训练,才能够习得的。
如果我们把一切归咎于素质,食品不安全是素质低,环境被污染是素质低,打电话声音太大是素质低,不排队是素质低,我们沿着这个思路想下去,只能加班加点教育孩子,指望一个高素质社会在下一代身上一蹴而就,然后对着今天珠江新城日益变坏的交通现状一筹莫展。
曾经看过一篇报道,一个成功的中国建筑设计师,在中国设计大楼的时候,会考虑设计一个自行车库———这是外国的设计师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细节。那么CBD和私家车数量之间的关联,也许只有深谙中国的人情世故的规划师,才能够想到的。
如果没想到,只有想办法补救,呼唤大家用道德来解决问题,那实在是山高水长,没有尽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