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载:知名餐饮企业湘鄂情发布公告称,在未来3年将推广自动化烹饪机器人,采用中央厨房模式。目前其研发团队已开发出了100多道由机器人烹制的菜肴,已有多家门店开始使用机器人炒菜。
用机器人炒菜是一件新鲜事。在我眼中,此事的新鲜程度不亚于老母猪上树。鸡毛能够飞上天,老母猪自然也是能够上树的。前提是老母猪至少是三代以上吃瘦肉精长大,并经过马戏团驯兽大师的特别培训。
凡事都有成功的可能,关键是看前提。这是我最近从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那里学习来的。这位教授当初促成假日改革,现在坚决反对恢复五一长假。据说,这位专门研究假日制度的教授还曾因“取消十一黄金周”的言论在网上疯狂被“炮轰”。不过他表示,大多数人并没有注意到他言论的前半句话:“在落实好带薪休假的前提下”,而这才是他想要呼吁的重点。这种话没味至极,就好比说“中国人都要买私家飞机”,前提是“每个人的收入都要达到赵本山的水平”。借用赵本山的话,这研究的叫啥玩意?
使用机器人炒菜的前提是成本问题。湘鄂情公司负责人表示,目前聘请一位厨师一年的花费需要二三十万元,而购买一台烹饪机器人的成本仅十几万元,此后运行的费用很低。公司购置设备和进行技改,虽然一次性投入较大,但此后运行效率大大提高,也省去了招工难、用工贵的烦恼。
节省成本是使用机器人炒菜的前提,而顾客喜欢不喜欢吃机器人炒出来的菜则是企业最终能否生存下去的前提。我至今还没有吃过机器人炒的菜,便问身边知道一些情况的人。他说,机器人炒菜并非像厨师一样看火候、颠大勺,而是电脑操作,按照程序由机器完成制作加工菜肴。机器人炒菜与厨师炒菜最大的相同点是都能够做熟饭菜,最大的不同点是机器人炒菜缺少变化。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从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发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伟大号召算起,已经达到了人类饮食文化的珠峰高度。尽管我们现在的一些食材经常出问题,但中国烹饪技艺始终是世界一流。中国文化要“走出去”,目前靠国产电影还真不如靠中国美食更加立竿见影。但如果派机器人“走出去”展示中国烹饪技艺,我心里就没有底了。
我和满福楼大酒楼的老板满春林探讨过厨师的技艺问题。他说,他和厨师长交代过,如果哪位厨师今天心情不好,可以放假不炒菜。菜炒得好不好,不但与厨师的技艺有关,更与厨师的心情有关。我觉得他能让自己的企业20多年屹立,而且越来越红火确有道理,因为他从人性出发,连厨师心情都为顾客考虑到了。他一说我就明白,因为我写文章也与心情有关,凡是心情不好时写得就别扭,不顺畅,缺点神来之笔。换句话说,文章写得没神。读者可以从我的文章中推导出我今天心情好坏,食客也可以从菜肴中推导出厨师今天心情好坏。当然,某些机关单位食堂的菜品天天咸得要命,要打死卖盐的,好像厨师的心情天天都不好,领导也不给他们放假,原因是“只此一家”,没有竞争。凡是有竞争的餐馆,没有老板敢于天天惹厨师不高兴的,厨师惹不起老板,但敢拿顾客出气,到头来餐馆倒闭。有了机器人炒菜,再给机器人设上“天天好心情”一挡,老板可以高枕无忧了。只是不知道有技术无艺术的烹饪,还算不算是中国烹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