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因各种原因,将孩子的生活、教育等责任托付给孩子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这种现象被称为“隔代寄养”。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87.8%的受访者坦言目前年轻人将孩子隔代寄养的现象普遍,其中38.0%的人认为“非常普遍”。(5月10日,《中国青年报》)
其实不用看抽象的数字,看看我们身边,看看公园里那些推着婴儿车的老人,看看学校门口那些送孩子上学的爷爷奶奶,再看看农村那些孤寂留守、相依为命的祖孙,就会发现,时下之中国,“隔代寄养”现象有多普遍。
生下了孩子却没时间养,没有精力带,年轻的父母其实也很无奈。尤其是那些在外打工者,住着“蚁穴”,经常“跳槽”,自顾且不暇,拿什么来养活孩子?于是,不少祖父母、外祖父母就承担起了抚养、照顾孙辈的重任。
如此一来,年轻的父母没了负担,可以安心工作,奋力打拼了;年迈的爷爷奶奶老有所“为”,没事含饴弄孙,不亦乐乎;而那些“隔代寄养”的孩子,被“隔辈亲”宠着,看似也是幸福的。
这样看来,“隔代寄养”真是一举三得啊。短时间可以这么理解。但是,时间一长,“隔代寄养”的诸多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首先是孩子。在他们最需要父母的年龄,父母却不在身边,虽然一起生活的祖父母,或者是外祖父母同样爱他们,甚至可能比他们的亲生父母更爱。但是,这种“隔辈亲”往往带着溺爱,很多时候,孩子说脏话、伸手打人全当一乐,而不加以纠正,这让不少“隔代寄养”的孩子都或多或少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笔者就曾见过一个父母出国打工,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小男孩,小小年纪就练就了一身“酒量”,一瓶啤酒一眨眼就“吹”了下去,了解后得知,这都是从小跟“酒鬼”爷爷学的。另外,因为祖父母、外祖父母们年龄都大了,没有足够的精力去照顾孩子,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显得力不从心。“隔代寄养”的孩子不仅要忍受亲情的饥渴,还要独自面对成长的一系列烦恼,面对生活的种种风险。
当然,说起“隔代寄养”就不能不提那些“替儿养娃”的老人。当儿女把孩子交给他们后,这些操劳了大半辈子的人没有怨言,义无反顾地担当起了替儿女养孩子的重任。对他们来说,有时间还好,带孩子虽然苦,但可享受亲情之乐;有精力也行,反正没什么事,帮儿女带带孩子再正常不过。但是不要忘了,时下“隔代寄养”现象多发生在农村,这些老人既要上坡下地,春耕秋收,还要照顾年幼的孙辈,农闲也就罢了,一两个月也能撑过去,但更多的是一年甚至是几年,他们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
“隔代寄养”只能是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但绝不是一个长久办法。说到底,“隔代寄养”看似是一个家庭的无奈,实则是整个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还是那句老话——需要制度给力。我们,不能尚未走出“养儿防老”的迷局,又一头扎进“替儿养娃”的泥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