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饯”变“蜜剑”,何以不足为怪?

时间:2012-04-26 13:07   来源:济南日报

  4月24日晚,央视曝光浙江蜜饯加工厂家随意往蜜饯原料里添加漂白防腐剂,桃肉等原料直接在露天晾晒,许多已蛆烂变质、垃圾夹杂,常年暴露在苍蝇和灰尘中……记者将来伊份、家乐福等店的蜜饯送检,发现各种添加剂,如甜味剂、着色剂、漂白剂、防腐剂等,都超国标最大使用量。

  像这样的蜜饯加工厂,恰如央视评论员所说的,已经不能再称之为“食品厂”,而更像一个“垃圾场”。这样的垃圾场加工出来的产品,也不再是健康营养的“蜜饯”,简直是一把把具有毒性、暗中害人的“蜜剑”,所谓“口有蜜,腹有剑”,垃圾蜜饯简直对成语“口蜜腹剑”进行了全新的注释。营养专家指出,蜜饯“糖过量,会带来多方面健康风险,再加上添加剂使用超标,风险就会更大”。

  看似色香味甜的“蜜饯”,何以成为“蜜剑”?首先,问题当然出在那些利欲熏心、为赚黑心钱无所不用其极的不良商家身上。比如,为了掩饰腐烂变质原料,厂家超量使用漂白剂、防腐剂。为了逃避监管,一些蜜饯企业“会建立两个工厂,新厂只负责包装和应付执法机关的检查,老厂负责生产加工”。其次,与相关监管部门不作为有关。通过央视报道,我们会发现,上述蜜饯事件中的造假、作伪过程,几乎没有什么隐秘性可言,完全就是一个公开的行业显规则。可是,面对如此“光天化日之下”的食品造假,在媒体公开报道曝光之前,相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哪里呢?依据我国《食品安全法》,“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食品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样检验”。其实,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只要踏进这样肮脏的地方,不用任何技术手段,一看就知道生产环境不合格,这起码说明,对于公然制造的垃圾“蜜饯”,当地质监部门要么没有“抽检”;要么即使熟知内情,也是“视而不见”。

  近年来,在食品安全监管上,我们一直不乏相关监管部门的高调表态,如最近质检总局负责人一再强调,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当好食品安全的守卫者”,要严格按照“四个必须”、“五个不放过”、“六个严格”要求,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一面是信誓旦旦的表态,一面却对垃圾蜜饯视而不见,这不是一种“口蜜腹剑”又是什么?有了如此监管上的“口蜜腹剑”,食品安全的“蜜饯”变“蜜剑”,又何足为怪?!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