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可以从香港养老服务中学什么

时间:2012-03-29 10:02   来源:新京报

  近年来,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急剧加速,在不久的将来养老问题是政府和社会面对的一大挑战。新京报近日的调查表明,北京养老院,一床难求,社区托老所则大多缺失,而养老院普遍存在混住情况、护工短缺、医疗缺位和老人心理孤独等诸多难题。养老已是家庭、社会、政府所共同面临的大问题。

  国内许多专家提出的养老对策是所谓的专业化、“产业化”和“规模化”。而事实上,养老服务的第一特点应该是公益性。政府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特别是财政的责任。

  近年,内地一些城市也声称要引进“港式养老服务”,我们不妨看看,香港的养老政策哪些值得内地借鉴。

  香港的民间社会一直较为发达,因此养老服务一开始也是由民间社会来提供。但上世纪七十和八十年代,香港社会、经济结构产生极大的变化,大量的老人无法由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来关照,政府因此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检讨政府在养老服务方面理念和政策的不足。此后,政府推出一系列养老服务,不仅是在财政上支持社区养老,还培养了大量的养老服务团队和民间团体。与政府有关的养老机构现在有长者地区中心、长者日间护理中心、长者活动中心、家务助理队等。

  以长者地区中心为例。该机构的功能就是整合地区内有效社会资源给长者提供及时的帮助和关怀。该中心要联络当地所有养老服务单位、医疗机构及其他地区宗教或文化团体。他们之间建立互动关系、齐心协力为养老服务,包括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来促进小区内居民关注和尊重长者;对怀疑虐老、老人抑郁和自杀等个案进行长期跟踪;给长者提供营养较好、价格较低的餐饮服务等。

  既然大多数的养老、安老服务都由民间机构来完成,政府发挥什么作用?政府负责提供大量的财政资金投入养老服务。比如,2010至2011财政年度,香港政府拨给养老服务的金额高达40亿元。其中,38亿多元是拨给民间机构。

  此外,政府还提供养老人力资源方面的支持。香港政府资助的公立大学大多开办社会工作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在读期间学费就已经受到政府资助。政府还通过各种方式促进民众对社会工作的认识和尊重。因此,许多香港的年轻人愿意加入社会工作这一行业。这也为可持续的养老服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香港社会的老龄化程度比内地严重许多,因此香港在养老服务方面先行一步。“港式养老服务”的一个重要经验在于,养老要发动民间力量,但也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财政资金。如果只提养老服务“社会化”,而不提养老服务的政府义务,将会走入另一个误区。

编辑:樊玉娇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