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铁道部、铁道部政治部发出《关于在全路客运窗口广泛开展“服务旅客创先争优”活动的通知》。其中要求:要保证旅客列车有2元以下矿泉水、15元以下盒饭等供应,且不得断供。提高列车正点率,解决卧具备品、客车外皮、空调客车空调口保洁质量不高以及厕所未按规定摆放卫生纸等问题。(10月19日《都市晨报》)
看到这则新闻时,笔者恰好差旅归来。笔者先是从桂林乘飞机到南京,再从南京搭火车返回徐州,在飞机上享受到了免费的点心和奶茶,且吃完后招呼乘务员添加,随叫随到。而在火车上,几块钱的盒饭量却卖到了20元,据说刚上车时贵,等快到站时能降到15元。笔者的遭遇并非个案,出差旅游的读者应该都碰到过。
同样是公共交通服务单位,为什么服务差异如此之大?这个问题铁道部显然认真思考了,不然也不会在全铁路系统下发“整顿盒饭”的通知。但是单凭这不年不节的“一纸空文”,恐怕只能解决15元以下盒饭“不断供”问题,却不能触及“盒饭贵”的根本。从这个意义而言,所谓的“15元盒饭不断供”只不过是继“降低退票手续费”之后,铁道部打出的另一张“亲民牌”罢了。
盒饭的成本是多少,大家心知肚明,为什么偏偏到了列车上就身价翻番再翻番?铁道部之所以敢把价格高得吓人,除了数十年养成的铁老大霸气之外,还有监管体制的失衡,铁道部实行政企合一的体制,所谓监管就是铁道部“自说自评”,既当“运动员”,也当“裁判员”。就拿这15元盒饭价格来说,既没有物价部门来把关,也没有公众参与听证,铁道部自己“左手摸腰包、右手敲锤子”就定下来了。
既然都“自话自说”了,让旅客怎么相信铁道部在“改善服务”?换句话说,解不开“盒饭贵”的扭结,单凭“不断供”这三个字,是不可能改变列车口碑不佳的服务质量。因此,铁道部不妨“动真格”,把盒饭的价格降到真正合理的位置,毕竟乘坐列车的大都是中等阶层,15元盒饭明显超出旅客的承受能力。因此,价格的“平民化”,才是提升铁路服务质量的落脚点。
不惟“盒饭”,列车上的哪件商品不都是超出市场想象?在春运期间及乘客大面积滞留时,一些列车和火车站更是把商品“水涨船高”,一包方便面甚至卖到了烧鸡价,这种唯利是图的态度岂是一张15元的“亲民牌”便能挽回?因此,铁道部自身服务意识不提升,撒太多的“亲民牌”都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