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竞争加剧,焦虑不再是“弱势群体”的专利,而渐成一种普遍心态。在许多人看来,身边往往危机四伏,总有原因让人感到不安。(8月4日《人民日报》)
社会的财富总量正在迅猛增长。据统计,到2009年,我国城市中等收入阶层规模已达2.3亿人,占城市人口的37%左右,中产阶层已近四成。
人们越来越富,但焦虑却越来越多,乃至成为一种社会普遍情绪。表面来看,这是种矛盾,其实不难理解。管理学中最基本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求总是在低层次需求得以实现的情况下向高层发展。当绝大部分人整天都为生计发愁时,他们对爱、对被尊重、对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求自然无暇顾及。
渴望且能得之,则不成为焦虑;渴望而不可得或者很难得,才会成为焦虑。当焦虑成为普遍的社会心态,其中折射出的实是社会保障的不足。为什么会有就业焦虑?并非我们都处在失业之中,但今天的工作并不代表我们可以长期拥有工作。如果我们失业,我们能否迅速再就业,我们不得而知。为什么会有财富焦虑?也并不是我们都食不果腹,但面对巨大的财富悬殊,那早已解决了温饱的财富却又似乎微不足道……
社会是个整体,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独立于社会而存在,哪怕你是巨贾大富。所以,财富积累的多少,在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面前,其实无足轻重。缺少了相对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每个人都可能随时工作无着、居无定所,面临财富积累的瞬间逆转。每个人都希望能体面而有尊严地生活,而要实现这些,一个健全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可或缺。
焦虑隐喻着缺失,缺失产生出危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个宏大的命题,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普遍焦虑的种种具体表现,其实正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完善的一个个基本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