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于12月1日起执行新的iPhone合约政策。理由是“保障iPhone合约计划客户权益,维护通信市场正常经营秩序。”至于采取手法就是,客户如果机卡分离,那么号码停机,手机也停掉。对这种令社会焦虑的做法,工信部发话,要求中国联通“切实尊重和保护电信用户合法权益,完善服务协议,提高服务质量”。
这是继360和QQ大战之后,工信部又一番及时的劝世良言,至于效果如何,可以拭目以待。作为工信部,它的职责首先就在于宏观地发表意见,目的还是不想让自己管的通信大佬们为了抢客一个个都打起来。可对消费者来说,还是处于垄断企业的股掌中,貌似选择很多,但和国外的平、靓、正的通讯方式相比仍然有很大距离。而发生在需求市场上手段百出追求iPhone的情形,反映的仍是国内消费者的一种很不自由、代价很高的消费境遇。
消费者购买了一个运营商的服务和产品,不管是叫零机价还是什么名堂,手机产权就该归属个人,理应有任意支配的权利。至于企业为了自己利益着想,保证自身3G网络的推进,也当然可以订立规定,约束用户的行为。如果一个企业敢于制定新的政策,进一步锁死用户,限制用户自由选择权,可也不担心失去市场支持,这就是吊诡之处了。唯一解释就是,手机本身的魅力实在太大,用户很容易就听从通信商合约,所以许多离奇条约也就有了充分的保证,显得非常合理。
话到此处,很明显,是苹果的吸引力,让人们有了强大统一的需求,是iPhone捆绑销售只此一家,让人们去选择通信运营商。手机制造商的成功,将消费者裹胁入唯一的通信运营商中,因此企业才有资本让消费者处于一种严厉的“或者别买,或者听话”的境地,任何违背合约的,就会被企业定义为“恶意”。
在此情形下,消费者其实没有真正的选择和跳槽的权利,不但要接受捆绑两年的约定,连私人手机都被监控起来。如此新用户数目再多,很可能也是一种虚假繁荣。当用户没有真正选择和购买权的情况下,除了遵守越来越严厉的合约,别无他法,政府也管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