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去医院看眼科,从医生手中拿到药方后,几个正在实习的医学生(也穿白大褂),要求我让他们看看我的眼睛。上眼皮(医学上称“上眼睑”)被连续翻过来四五次,确实有点难受。但是,这样的实习,是医学生成长为一个合格医生必须经过的一个环节,如果每个病人都拒绝配合,医学生得不到实习的机会,将来谁给我们看病呢?多翻几次眼皮,总比得了病而找不到医生好受吧?配合医学生的实习,其实是帮助我们自己。
想起这件事情,是因为读到昨天《扬子晚报》上的一则新闻:“医院每年都有大量医学院等待毕业的学生需要临床实践,却鲜有病人愿意配合,无奈之下,苏州一家医院只好招聘‘假病人’来陪诊。”所谓“假病人”,医学上称为“标准化病人”,要经过一系列培训,得到合格证书后才能上岗。这样说来,像我这样到医院看病而被临时抓差的,属于“非标准化病人”?
报道说,眼下,苏州大学医学部第一临床医学院正在招募第二批“标准化病人”。如果我是苏州人,也想去报名。除了公益目的,还有一点私心:跟医院,跟未来的医生套近乎,搞好关系,结交几个医生朋友,以后看病就方便了;至少他们给我检查时会更仔细点,开药方时不会开大方子。
这样说,有的医生会不高兴的,这种想法,已经冒犯、侮辱了医生的职业道德。在一个有基本职业操守的医生面前,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来自农村还是城市,你只有一个身份:病人;就像在教师面前只有“学生”一样。但是,现实远不是这么理想的,有时甚至是残酷的。
据《东莞时报》、《长江商报》报道,从湖北随州到东莞凤岗镇打工的吴喜英,今年2月21日因患胆管结石住进了位于凤岗镇的南方医科大学广济医院,做了三次手术,相关医生称“手术顺利”“病情好转”,甚至是“创造了奇迹”,要吴喜英家人“送锦旗”,吴喜英却于3月21日死亡了,还欠下45万余元医疗费。事后得到的用药清单里,有14450毫升血浆,接近于吴喜英四次换血的用量;还有1200多瓶、总重量达330公斤的各种输液。吴喜英家人质疑:这么重要的换血治疗为什么不告知家属?为什么不提供每日用药清单?吴喜英家人向媒体投诉后,院方提出45万医疗费不要了,另外再给5万元丧葬费,但不承认是赔偿金。
多年来,就是在这类频频发生的事实的教育下,病人及其亲属在两种角色之间徘徊:要么送红包,要么当“医闹”,一些人先送红包,后当“医闹”。吴喜英的丈夫和儿子没有机会送锦旗,却有机会被当地公安机关拘留。
实际上,我们去医院看病时,一般不会担心自己会误解、侮辱了一个有高尚医德的医生。我们知道,在一些医院,医生若不开大方子,会被领导和同事视为异己,日子会很不好过——“优胜劣汰”,“优”和“劣”的标准,已经不是医德和医术,是“创收”能力。
这样来看,应聘“标准化病人”,也不是我们病人的出路。因为,如果只有当上“标准化病人”,才能跟医院医生搞好关系,那么大家都会去报名,“标准化病人”多了,大家跟医院、医生的关系都很好,“都很好”意味着一样好,“标准化病人”的特殊性、优越性就不复存在,你所指望的检查更仔细、用药更经济合理的愿望就无法实现,那我干嘛还去当“标准化病人”呢?一想到这里,我竟然要怀疑,几年前我被医学生翻了四五次眼皮,还有没有意义?
几年前翻过我眼皮的医学生,现在也该是医师或主治医师、主任医师了。希望他们中没有人制造或参与制造吴喜英式的悲剧,这样,我至少还有信心继续充当“非标准化病人”——听说,更尊重“病人”的称呼,是“患者”。(戎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