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涨价已变成“刚性”?

时间:2013-08-06 14:44   来源:东方网

  白糖降价了,比起去年同期的6元至7元一斤,现在为3元至5元一斤。白糖价格下降,甜品市场是否也随之调整价格了呢?记者走访后发现,甜点价格依旧。(8月5日光明网)

  前几天不少媒体对现行电价提出了质疑,理由是电煤涨价,电价涨了,现在电煤价格已大幅下跌,电价为什么岿然不动?媒体还翻出了老账:这些年来,电价几次调整,都是往上不往下。有议论称,任何一种商品的价格都会出现涨跌,但惟有电力是例外。这个议批评,其实很不确切。事实上,只涨不跌的岂止是电力。看看市场里头,这些年涨价涨成了“刚性”的,我们见得还少吗?

  比如前面讲到的白糖,2010年时价格一度逼近八千元一吨,目前糖价维持在五千多民一吨,在糖价飚升之时,只要与糖挨边的商品,争先恐后跟涨,眼下糖价比高点跌去三成多,当初跟涨的又有几个跟跌?除此之外,近年来大宗商品价格都下跌了,可再看看超市的许多商品和餐馆的菜价,还是那么贵,早点快餐还在涨。甚至一些服务性收费,也打着成本增加的旗号大涨其价。商家们涨价理由如出一辙:上游价格涨了,传导效应之下,自己如果不涨价,就会揭不开锅。然而人们要问的是,当初那些嚷嚷着市场规律、紧跟涨价风的商家,在上游已降价的时候,凭什么就装聋作哑,不讲市场规律,不跟着降一点价呢?

  事实上,这些年几乎所有搭车涨价的东西,只要上了车,很少有下车的,累积之下,都成“刚性”,回头一看,那高高在上的价格已是常态了。做生意不是做慈善,在商言商,不能赔本赚吆喝,这道理没人不知。但涨多涨少,该涨该跌要有一个明白账,不能“上游”“水涨”一尺,“下游”就“船高”一丈。然而回头看看,在这“一涨了之”中,多少商家摸了多少浑水鱼?

  跟涨不遗余力,跟跌躲避三舍,“水涨”一尺,“船高”一丈,是不少商家的惯用伎俩。看看有多少跟涨已变成撼不动的“刚性”,就不难体会消费者是多么无助与无奈。目前,90%以上商品价格都是放开的,商家有自主定价权利。但价格放开不等于放任。既不能走“一管就死”的老路,也不能走“一放就乱”的歧路。市场规律就是有涨有跌,只涨不跌违反市场规律。商家不愿按市场规律办,那就该让“有形之手”让其回到市场规律上来。这当然不是直接干预价格,而是要及时公布市场信息,加大对搭车涨价、跟风涨价等行为的监管力度,必要时对企业进行成本调查并公诸于众。

编辑:顾文婧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