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人士预计,明年银行业绩将进一步放缓。目前已有国有大行对其明年业绩增速给出了6%的增长预期,较今年增速明显下降。(据7月23日《中国证券报》)
报道称,多位业内人士和银行业研究人员预测今年银行业净利润增速为8%-10%,极有可能下跌到个位数。这与此前几年银行业利润的超高速增长天壤之别。2012年16家A股上市银行净利润平均增速为17.36%,而2011年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速为29.17%,2010年为33.48%。
我一直坚持这样一个观点:金融企业属于第三产业,是服务于实体经济、实体企业的,金融企业利润从根本上来源于实体企业。如果服务于实体企业的金融业从中攫取利润过多,那么,实体企业必将经营所得过少。这将大大挫伤实体经济的生产积极性,反过来又影响金融企业利润的持续性。金融本是服务于实体经济,过度的金融化是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
经济决定金融。在中国银行业利润80%以上来自信贷资产扩张带来的存贷款利差收入情况下,宏观经济走势特别是企业景气状况是决定银行效益的根本性因素。2009年信贷投放高达9.67万亿元,造就了16家上市银行2010年利润高达33.48%的超高速增长。从2011年开始,经济刺激红利开始逐步消失,银行业利润增幅也随之逐年下降。
从金融发展趋势来看,资本市场、债券市场等直接融资规模在迅速扩大,影子银行、民间借贷融资、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各种社会融资形式风起云涌,使得金融脱媒化严重,一举改变了过去融资依赖银行贷款的格局。2002年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高达91%,而到今年上半年银行贷款融资比例下降到50%,其他社会融资比例猛升到半壁江山。这对银行业利润增速直接构成严重威胁。
从商业银行内部看,新资本管理办法的落地,使得银行业监管政策更趋严格、外部约束力强化,银行惯常使用的以量补价、以价补量等经营策略难以为继。
从未来走势看,利率市场化的最后一座堡垒——存款利率上限管制被攻破只是时间问题。一旦存款利率上限管制取消,按照世界各国利率市场化的惯例,初始阶段存款利率必将出现大幅度攀升,这将使得商业银行依靠存贷款利差的盈利模式遭受到空前挑战。
因此,银行业下调未来盈利预期有主动因素,但更多的是一种无奈选择和被形势所迫的被动行为。
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大行加快转型刻不容缓。如何转呢?要由过去过度依赖信贷资产扩张的盈利模式,转到发挥网络、网点、人才、科技以及资本雄厚等优势,大力拓展中间业务收入。通过创新驱动,研发一大批能够给客户带来回报、能够给实体经济带来效益的高附加值金融产品,从而实现银行和客户双赢来提高自己的盈利水平,扭转盈利持续下滑的局面。(余丰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