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无论是提升国企利润与效益,还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止住国企的出血点只能是依法从严监管。
从去年起,央企利润总额就环比大幅下降,到今年一季度央企净利润则同比下降13.6%。这也意味着央企结束了两年来的净利润正增长态势。由此也印证了国资委主任王勇先前所说的今年央企的日子要比2008年经济危机时更难。
众所周知,央企利润本身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垄断、特惠政策、竞争不充分等“保护规则”。由于这些“保护规则”的排他性,国企缺乏真正的竞争外部环境。结果是,这些仍处于半保护状态的国企特别是央企无法灵活应对国际市场的波动与危机,市场抗风险能力很差。再加上上世纪90年代央企的不规范扩张导致了产能过剩,其利润必然随之下降。
垄断或“半保护”的另一结果是企业的自我创新动力减弱。由于一些国企缺乏技术进步与创新,在国际油价上涨、国内PPI上行等因素冲击下,这些曾经依靠垄断地位日进斗金的央企包括钢铁、石化、电力等,不得不依靠最传统、最直接的方法——提高资源品价格来保证利润。而提高资源价格的后果往往是抬高物价、牺牲整个制造业利益为代价,进而恶化了整个市场环境,其利润下降也就成为必然。
去年底,天则经济研究所曾发布报告称,若从账面财务数据中还原这些国有企业的真实成本,并对政府补贴和因行政垄断所致的超额利润予以扣除,按此测算企业真实绩效,过去10年国企平均真实净资产收益率为-6.2%。这就是说,其利润主要是依靠行政垄断、财政补贴、融资成本和土地及资源租金优惠换来的!
对此,国企改革的问题无论是国内还是在国外都众说纷纭。笔者认为,根本的问题还是如何监管的问题。面临严峻形势,国资委主任王勇也要求央企“通过管理提升找出风险点,止住出血点”。这无疑是一剂止痛良方,但难就难在如何有效管理与监督。
一方面,某两家最赚钱央企的净利润超过500强民企的总和;更有学者“爆料”,某银行100多名高管的奖金总额5亿元,人均高达500万元。更不要说贪腐了——2011年超200位国企高管落马,案均贪腐三千万元,企业再高的利润能经受得起层层“剥皮”?
另一方面,国企高管和地方、部委官员之间的相互转任和交流已成为常态。相反,在诸多发达国家均极力避免这种官商勾结与利益合谋,防止官员们走过“旋转门”时携带权力资源,甚至建立了职业回避与离职官员从业限制制度。当前,数量庞大且对权力具高度渗透力的国企高管,是不是会让监督力不从心?
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根本还是要靠破除垄断,改变市场竞争规则。具体来看,现在,无论提升国企利润与效益,还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止住国企的出血点首先要依法从严监管,从管理上节约企业运营成本,然后再提升其创新能力,实现精细化发展。
[责任编辑:樊玉娇]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