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凭注资并不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尤其是财政直接拨付不仅对全体纳税人不公平、也更容易养成企业的依赖性。
据媒体报道,国资委正在制定“十二五”央企注资规划,电力、军工等行业的相关央企有望通过国资委实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获得注资。另外,央企如开展战略性资源海外收购、整体改制、承担灾后重建等政策性亏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也有望获得国资委注资。
由于经济形势恶化,从去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央企向国资委提出注资申请。例如,由于铁路事故,南车、北车股价下挫,难以实施上市公司融资方案,今年1月,国资委通过财政部划拨国有资本金预算各20亿元给南车、北车;另外,还有中铁建因参与玉树灾后重建、并承担一部分政策性亏损,也已向国资委提交注资申请。
数据显示,国有企业盈利情况并不乐观。财政部日前公布数据显示,今年1-2月,我国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75020.6亿元,同比增长9.9%;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635亿元,同比下降10.9%。出现上述国企营收上涨而利润下降的倒挂现象,应该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企业利润下降主要是受总体经济形势影响,欧债危机、国内经济放缓以及宏观调控都使得国有企业利润持续环比下降。另外,去年同期由于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较高,也使得今年的同比数据相应降低。
日前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张维迎称,国企已经成为未来中国进一步成长的主要的障碍之一。国有企业利润的下滑,自然让改制、重组等问题再度浮上水面,也就难怪国资委决定帮助那些负债率偏高、主营业务亏损严重的企业渡过难关。当然,从目前的情况看,国资委选择的行业还是有一定的门槛,倾向于优先照顾关系到国家安全、属于国家经济命脉的行业,对于已陷入全行业亏损的钢铁业、有色等完全竞争性行业内的企业,则不在注资范围。
央企是中国经济的安全线,关乎注资来源、注资标准、注资效果,不得不进行详查。但事实上,仅凭注资并不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尤其是财政直接拨付不仅对全体纳税人不公平、也更容易养成企业的依赖性。
在上一轮用于清除金融危机影响的国资委注资潮时,有学者曾建议,国资委应该提前先调查国企经营情况、确定回报基准,并按照这一回报基准要求接受救助和注资的国有企业,在填补亏损或开始盈利后提高每年利润上缴比例,从而在不同国企、国有企业与纳税人的利益分配之间求得平衡。但遗憾的是,这些建议似乎并没有被采纳。毫无疑问,围绕国企的一系列问题,是中国经济令人最担忧的问题,只有提升效率的注资,才有价值,否则不过是纳税人财富的浪费,与新一轮的利益再分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