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一个共识,这就是不能以牺牲环境与资源为代价、不能以积累社会矛盾为代价、不能以增加历史欠账为代价,一味追求快速发展;坚定一个信念,这就是转型发展的道路上即使遇到困难千万重,抓好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一刻也不能放松。这是习近平同志在全国人代会上海代表团会议上对我们的要求,也再一次表达了中央对上海的厚望和赋予上海的责任。在今天的形势下,上海要继续当好排头兵,形成新的发展优势,归根结底是要在“转方式”上走在前列、当好表率。
转型发展前路漫漫,困难重重,决不是在沙滩上悠闲、在林阴道上漫步那样的轻松,我们既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又要有咬紧牙关渡过难关的坚持,既要有壮士断腕的“狠心”,又要有“想清楚、看明白”的智慧。
一要正确对待“快”与“慢”的关系。我们要积极作为,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稳增长”,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同时,也要正确面对转型过程中的增速暂缓。去年,上海的经济增速比之过去的高速度有所减缓,但在“转”的过程中凸显了一些“亮点”,如消费需求高于投资需求;三产发展快于二产;先进制造业做大做强快于一般工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快于服务业整体水平发展;外资进口快于出口;一般贸易进出口快于加工贸易;利用外资快于全国平均水平;总部经济明显提升;对房地产依赖明显降低;节能降耗水平好于全国水平等。这些悄然发生的变化,显示着上海正在整体转型。在“转”的问题上,我们要一心一意、心无旁骛,要耐得住寂寞,甚至坐得住一时的“冷板凳”。
二要正确对待“转”与“变”的关系。“转方式”必然要求我们的发展理念也要“变”,要从某些过去认为理所当然的发展路径中摆脱依赖,要从那些过去习惯了的发展方法中改变。比如说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再也不能干污染生态以致后人花多少倍的代价也难治理的事!这样的GDP宁可不要。
转型发展,转到哪里去?这个“型”,突出的一条,就是要使上海转变为一个创新型的特大都市。创新驱动,是上海转向科学发展的既定路径,上海已经不可能再走资源驱动甚至财富驱动的路子。创新不但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升级希望,更是一个都市的活力厚重所在。上海要真正实现“创新驱动”,不但要充分发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创新积极性,不但要吸引众多的外来企业将上海作为创新、创业的乐土福地,更要进一步营造激励各种创新潜力充分涌流、各种“头脑”都能掀起“创新风暴”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使“尊重人才、崇尚创新、包容个性、宽容失败”的风尚成为我们城市的共识。
转型发展,就要加快改革。上海的发展过去靠的是改革开放,现在尤其要靠改革开放。这是因为实行科学发展,我们遇到的最大阻碍,就是体制机制瓶颈。创新,首先是制度创新;突破,首先是突破制度束缚。只有制度创新,才能带动观念创新、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在坚持改革的问题上,我们仍然要发扬“敢闯敢试”的劲头,仍然要坚持小平同志关于“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的谆谆嘱咐,仍然要发扬浦东开发开放中“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气”,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使上海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和窗口在科学发展中形成新的发展优势。
[责任编辑:樊玉娇]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