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大陆观察

父训练6岁儿喝啤酒走钢丝想干啥?

2017年06月16日 08:09:00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原创稿
字号:    

  父训练6岁儿喝啤酒走钢丝想干啥?

  背景:6岁的望望身上,已贴有好几个标签——“6岁娃喝两瓶啤酒”、“5岁娃会走钢丝”,俨然小网红。某直播平台上,他走钢丝的日常训练直播,粉丝数万。

  华商报发表钱夙伟的观点:小望望喝酒的视频传到网上,引来网友大量批评和责骂,但其父张禹没太当回事。相反,他爽快地给记者展示了这段视频的超高点击率,显然,“6岁娃喝两瓶啤酒”的后面,有着大人的功利目的。这位“穷爸爸”是把儿子当作牟利的工具。然而这位父亲是不负责任的,也是不称职的。“穷爸爸”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不能靠儿子成为“网红”。我国立法比较强调亲属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但对监护人监护能力的规定却不甚明确,对公权力介入监护的举措规定得不具体,对有过错监护人的惩戒措施也缺乏可操作性。近年来,监护人严重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热点事件接连发生,暴露出我国在未成年人的监护监督方面存在较大缺失。去年全国两会,有三位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完善未成年人监护干预制度指导意见,对拒不履行监护责任、严重伤害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依法剥夺监护权。同时,民政部门尽快积极探索、建立剥夺监护人监护权后的未成年人安置问题。遏制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侵犯,不能任“穷爸爸”们乱来,势在必行。

  小蒋随想:一个父亲训练5、6岁的儿子喝啤酒与走钢丝,并把视频发到网络直播平台上,与“望子成龙”无关;更大可能是,让儿子做与其年龄极不相称的、有危险的、流里流气的事,吸引猎奇者的眼球,肥父亲的腰包。这究竟是“父爱”,还是虐童?说得严重点,你有没有从中看到类似“把儿子当猴耍”的丑陋?一些看客的嬉笑与打赏,可能会进一步刺激这个父亲的“训儿”动能,6岁的望望会不会吃更多苦、闹更大悬,着实让善良的人揪心。有人可能会说,这种事如果放在欧美国家,儿童权益保障组织与警察早就请当父亲的去“喝茶”了。这恐怕不是崇洋媚外,而是映衬出我们的儿童权益保障落实不力,面对受监护人伤害乃至虐待的儿童,公益托管机构不足,寄养家庭机制不完善。很多时候,对不称职的、侵害儿童权益的监护人,只是批评教育,监护人会不会改邪归正,孩子的命运会不会扭转,很难预料。面对6岁的望望的“表演”,有关部门会如何作为?

  苹果要“买路钱”不怕“粉转黑”?

  背景:在最新版苹果商店审核指南中,苹果正式将内容打赏功能列为应用内购买。这就意味着,苹果从规则上明确了内容打赏不得绕开苹果的支付系统,且苹果将从中抽成30%。

  经济日报发表陈静的观点:中国的阿里巴巴和腾讯两大互联网巨头建立起了以超级入口和丰富应用支撑的自己的生态体系。因此,苹果担心,此次一旦不对绕开苹果支付体系的“打赏”表态,那么,此后在其他新功能的开发中,比如微信已经上线的“小程序”,互联网巨头们同样有可能将苹果抛在身后,单纯依靠自己的支付渠道完成“闭环”。此前微信已关闭iOS版微信公众平台的打赏功能,就是要表达自己不愿寄附在苹果之下的态度。实际上,靠“薅羊毛”是走不远的。想象一下,对微信来讲,此次有关打赏分成的纷争毕竟不是其核心功能,因此可以选择直接关闭。但几大巨头将来一旦在核心功能上各不相让,用户在苹果和微信、苹果和支付宝之间只能“二选一”时,主流应用们在苹果和安卓版本上出现巨大的功能差异时,他们会如何选择?恐怕不会是苹果乐于见到的结果。

  小蒋随想:任何商业巨头都不愿意在新兴的市场业态中被甩下,苹果当然深知互联网金融乃至类银行意味着什么,苹果不仅想从中分一杯羹,而且还想仰仗苹果的“全封闭产业链”对所有用苹果的客商施以“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从商业逐利的本性来看,苹果打上述如意算盘可以理解。但是,现代商业竞争最警惕、也最痛恨的就是垄断与霸权。当支付宝与微信支付在中国市场互相竞争、不断给用户带来创新性的便利支付体验并成为生活方式的时候,苹果自己的支付体系Apple Pay在与对手正面竞争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干脆使出“黑道式”的强收“保护费”大招。与其说这是一种极度赤裸,倒不如说是一种强盗逻辑。乔布斯故去后的苹果依然任性,自恃“教主”想咋样就咋样。然而,苹果忘了,商业规则终归不是任其随意捏的橡皮泥,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着。若苹果一意孤行让用户深感不便,“粉转黑”不是传说。

 

[责任编辑:葛新燕]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