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大陆观察

北京晨报:民生服务别总差“一哆嗦”

2016年12月16日 16:27:09  来源:北京晨报
字号:    

  原标题:民生服务别总差“一哆嗦”

  去医院看病,排队占用的时间最久。从挂号就诊到缴费、拍片子、验血甚至抓药,几乎每个环节都需要排队。为了减少患者就医的时间成本,本市卫生部门联合银行医院等机构推出了自助挂号机,最大限度减少了人工操作所产生的时间成本,将挂号缴费等患者可自助操作的项目集中在终端办理。

  这本是一个叫好的民生工程,然而近日有媒体调查发现,虽然有些医院推出这一服务已一年甚至两年,但自助挂号机的使用率并不高,有的机器甚至常年关机。民生服务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再次出现,并按照惯例,再次被誉为“最后一公里”难题。不仅是自助挂号机,很多民生工程都曾经面对这样的窘境。

  从发现问题、形成社会效应、影响决策层,到制定政策、下发执行,一系列过程都需群策群力。可往往九十九拜都拜了,就差最后一哆嗦。以自助挂号机为例,之所以叫好不叫座,主要存在首次使用需排队关联,大部分医院终端不能自助缴费以及导医人员的引导意识淡薄等问题。最终导致看似方便患者就医的自助挂号机,却让就医更麻烦。

  政策制定的初衷是好的:以高科技手段为基础,减少患者的就医成本。但每一个民生问题的答案,终点和目的都是百姓受益。最终的操作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让人始料不及,只能往前找问题原因。比如在制定政策时,群众路线是否走到位了,群众意识有没有缺席?在自助终端的实验阶段,样本的反馈是否真实和到位,有没有引起相应的修正?在实施前,各方的利益诉求没有得到统一,也会影响政策的最终落地;最终落地推广时,缺少必要的机动机制和反馈机制,政策制定者也始终无法获知实施的真正情况从而加以改正。回看自助挂号机的推广,在一些医院已有两年甚至更久,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只有在每个阶段都将群众意识落到实处,才能让民生服务最终惠及百姓生活,收获圆满结局。

[责任编辑:韩静]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