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正在如火如荼地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明确大学人才培养的目的显得格外重要。
我国古代经典《大学》一书开章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朱子在《大学或问》中认为:“大学”有“开发聪明,进德修业,而致夫明德新民之功。”梅贻琦先生亦强调:“大学新民之效,阙有二端。一为大学生新民工作之准备;二为大学校对社会秩序与民族文化所能建树之风气。”在先贤看来,属新民者,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么在现代社会,又如何为“新民”做出新的解释呢?我以为,“新民”即要具有新观念、新思想、新境界,以更加理性的精神、更加宽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胸襟、更加积极的心态、更加坚实的专业知识,站在时代发展潮头,引领或助推时代发展。
大学生是由优秀青年构成的群体,他们具有与生俱来的生命活力和发展潜能——没有包袱,没有负担,精神纯朴,性情可塑,他们本能地倾向于超越现实、崇尚理想,开拓未来、创造新生。用17世纪英国教育家洛克的话说,教师的重要工作就是在学生身上“培养风度,培养心智;养成良好的习惯,坚守德行与智慧的原则;一点一滴地传授关于人类的观念;使学生喜爱并模仿良好的值得夸奖的行为。”爱因斯坦认为,不只是进步的技术使人类直接面临危险,务实的思想习惯也会造成对人类互相理解的窒息。竺可桢也说:“大学教育的目标,决不仅是造就多少专家如工程师医生之类,而尤在乎养成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会、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因而,真正的大学教育应该不仅仅是用某种既定知识教导训导年轻人。
[责任编辑:韩静]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