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杭州的小学生家长向媒体反映,他的孩子在城西一所小学就读,学校在大门(面向西行路)南面的机动车道上画了一条横穿西行路的黄线,黄线内禁止学生家长停车,违反规定将扣除班级集体分,并影响学生三好学生等考核评定。他觉得家长的行为不应该惩罚孩子!(12月6日《钱江晚报》)
家长乱停车的行为非常不妥,需要以恰当的方式予以制止,如果有必要的话还应该通过法律手段进行处罚。但是,家长行为不妥,却要扣除学生们所在班级的集体分,并且还将影响学生的三好学生评定,这样的做法就妥当了吗?当然,从学校的角度来看,要的其实就是这种效果。因为,小学生通常都比较听老师的话,荣誉感也强,他们一旦不淡定了,就会把这种不淡定传递给家长,家长往往又容易对孩子言听计从,自然不敢做孩子班级荣誉的破坏者,如此一来,乱停车现象便会得到有效遏制。
如果单纯从其所产生的效果来看,往孩子屁股上打板子确实是个好办法,但是,采取这种办法真的好吗?换言之,为了得到一个好的结果,就可以在方法的选择上不择手段吗?
在承担责任这个问题上,有两个基本的原则,第一,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第二,监护人应该为被监护人的行为负责。在第一个原则之下,乱停车的是家长不是学生,所以,应该遭到处罚的就不能是学生,而只能是家长。在第二个原则之下,由于小学生还未成年,所以,如果小学生犯了错,尤其是给他人造成了损失,家长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但在这件事情里,小学生根本就没有犯错,所以,相应的板子也就不应该打到小学生们的屁股上去。
如果往深了挖,这其实是本应被扫进故纸堆的“连坐”思想在当代的死灰复燃。“连坐”的原则就是,一人犯错,全家受株连,这家人犯错,街坊邻居也要受牵连。在全面建设法治社会的当下,这种落后于时代的做法所带来的影响,只能是负面的。这种做法很容易让心智不健全的孩子们形成这样的观念,既然家长犯了错可以把板子打到我身上,那么,我犯了错也可以把板子打到家长身上。可是,如此一来,责任意识又从何而来呢?
小学时期,正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价值观的培养,不仅需要理论的学习、观念的灌输,更需要在一件件具体的事例中让孩子们亲自体会、自然接受。而且,就小学生们的身心发育程度来讲,从具体事例中去感知才是最佳的途径。
作为教育机构,学校负有向学生们传达正确的价值观的责任。家长犯错却让学生负责,这显然不是正确的价值观。而“连坐”的处理方式在让孩子们感到担心、害怕的同时,更会在其心理上留下深深的烙印,从而使其价值观产生扭曲。为了一时的管理方便,出此下策,实在是误人子弟之举。
[责任编辑:韩静]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