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安部已建成失效居民身份证信息系统上线试运行。该信息系统具备数据实时更新和动态维护功能,通过社会各用证部门和单位联网核查,实现所有丢失、被盗居民身份证即时失效,无法在社会上继续使用。
按理说,居民身份证丢失或被盗后,就是“废卡”一张,别人既不能依此证明身份,也办不成什么事。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由于使用环节存在着无意或有意的疏忽,公众丢失甚至挂失之后的身份证仍然可以发挥“余热”,存在被他人冒用的风险,如电信诈骗分子借此开办银行卡、手机卡,从事诈骗活动。
基于不正常的现象,身份证买卖成行成市。据专家推算,我国每年丢失、被盗的二代身份证可达数百万张。其中,有多少流入地下市场不得而知,但黑市为犯罪分子开了方便之门,是不争的事实。失效居民身份证信息系统上线之后,若得到社会各用证部门、单位以及公众的密切配合,实现“挂失即失效”,便可免去公众的后顾之忧。基于互联网之上的技术创新,为居民身份证丢失、被盗这个“老大难”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居民身份证丢失、被盗之后暗藏的风险,很大程度上是人证分离问题。实现人证合一,一方面要靠自觉。如,社会各用证部门或单位要与失效居民身份证信息系统联网,织密网眼,不给冒用、盗用他人身份证者以可乘之机;公民个人要妥善保管好身份证,不要随便转借他人,不慎丢失之后要及时挂失。另一方面要靠技术创新,堵住管理漏洞。如,在身份证中登记指纹信息就是一种建立在现代防伪技术之上的创新,只要用证部门和单位配备相关设备,并严格按程序办事,冒用盗用他人身份证就“举步维艰”。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日益普及,网上办事需求量呈井喷之势,居民身份证网上使用、管理问题随之凸显。在现实操作中,用证部门或单位可以做到即时认证,但在网上办理相关业务时,却只能提供图片、视频及号码,不能进行“实名+实人+实证”认证,难以保障实名认证、人证合一,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亟须技术创新予以解决。
让居民身份管理早日告别粗放状态,靠制度更靠技术创新。
(摘编自10月10日《广州日报》,原题为《居民身份证管理倚重技术创新》)
《 人民日报 》( 2016年10月11日 05 版)
[责任编辑:韩静]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