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大陆观察

不看噱头看证据,就没那么多“反转”剧

2016年02月23日 14:15:00  来源:新京报
字号:    

  在“反转”剧频现的当下,我们要想不白缴那么多“眼球税”,也需要长点心:多以证据下结论,而非让情绪压倒真相。

  新年伊始,在全国民众的注视下,几大“反转”剧接连上演。“上海女生逃离江西”,最终被证实从头到尾都是假的;“霸气媳妇掀桌子”,被质疑为假新闻,作者承认“写作上略作升华”;五年前在求职节目上提了一嘴引力波的工人郭英森,突然被网友捧为“梦想代言人”,又被科普网站例证是“瞎想”。

  这些“反转”剧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是“天价鱼”事件。48小时内,舆论三度反转。先是顾客网上晒账单,引发“宰客”争议;再是涉事饭店回应明码标价,并晒出顾客签名;然后顾客否认签名。其间,当地调查组还公布过维护店家的调查进展。最终调查确认欺诈、无证经营、伪造签名、打人等情况。

  看过这些“反转”,人们不禁怀疑,这究竟是“新闻”还是荒诞剧?如果假新闻之形式呈现的却是最滥俗的剧本,随时随地准备180°反转,严肃的公共舆论便会沦为闹剧,注意力资源也会被浪费。

  首先要驳斥一种歪论:有人说,不管信息是不是假的,现象都是真的,如城乡和地域差异、旅游业乱象等,所以其社会价值不容否认,其真假无关紧要。这种观点似是而非。以新闻面目呈现的公共信息,要恪守的是事实准确,不存在“背景真实”的说法。“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那是文学。假新闻就是假新闻,不能因为假新闻有现实背景就觉得假也无所谓。把假新闻与文学虚构相混淆,是对假新闻杜撰者的肆意拔高,也是对文学创作者的侮辱。

  一些高明的假新闻生产者正是感受到了某种民众情绪,比如城乡对立、地域歧视,才量身定做故事。他们不是暴露矛盾而是利用矛盾,不是呈现分歧而是刻意扩大分歧。这样的公共讨论,才一开始就是扭曲的,是将公众的情绪当做扯线木偶和消费品,除了制造大批10万+爆款文章,增强人们对假新闻的免疫力,不会有任何有益的结果。

  我们更应该反思的,是“反转”式新闻为何越来越常见,其背后的生产机制是什么?有个重要因素是,近年网络表达渠道迅速扩展,但人们对传统媒体、自媒体、贴吧论坛的信源出处缺乏甄别,轻易将其归结为“新闻”,也罔顾基本的证据证言等。

  许多自媒体、网络大V乃至个别传统媒体的新媒体账号,在遇到“大新闻”之后,第一时间不去查证是否属实,反而急于做文章。他们相信脑补出的“真相”,甚于证据。而根据网络传闻做出的文章,很容易如空中楼阁,经不起“反转”。当出现“反转”迹象之后,相关机构和人士不吸取此前的教训,反而急于做实、做大“反转”,结果是再一次“反转”。需要指出的是,有些载体动不动就称要革媒体的命,可在假消息面前的基本判断力匮乏,只会让其“出师未捷”自己的命先被革。

  当然,“天价鱼”等事件里,地方政府护短式调查与当地民众的“不许黑我家乡”心理,也是造成新闻反转的又一诱因。

  “反转”剧越多,造成的社会信任内耗不容小觑。而对于社会而言,我们要想不白缴那么多“眼球税”,也需要长点心:在讨论“为什么”之前,先问问“是不是”;多以证据下结论,而非让情绪压倒真相。□西坡(媒体人)

[责任编辑:张洁]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