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红包防翘课不必过度解读

时间:2015-10-27 14:59   来源:北京青年报

  “微信抢红包”很多人喜欢玩,老师因为上课给学生发微信红包,是个稀罕事。这个好潮很好玩的事情发生在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发微信红包的老师是学院实训中心主任焦世奇。因为焦老师的“新招”,他的课学生没有一个翘课,课堂气氛活跃。来上课的会收到红包,除了这个,考试有进步的、上课认真的同学,也会收到红包。而且,他的班级,师生关系好到爆表。

  随着微信红包深度嵌入日常场景,其注定会经历一个“功能扩张”的过程。在最新的案例中,微信红包被描述成“防止学生翘课”的利器。之于此,相关新闻报道绘声绘色,几乎让人不信都不行……的确,在此事中舆论笼统化的叙事模式,与生俱来充斥着一种冲突性与荒诞感,因而很快就引发了广泛关注。但是我们仍然不得不追问的是,事件原本的模样,是否当真如此?所谓“红包防翘课”一说,有无一丝牵强?

  据说,在焦老师的课堂上,“来上课的学生都会收到红包”,而且“他的课没有一个人翘课”。可是问题在于,并无任何证据表明,上述两个事实之间具有明显的因果联系——“两个事件先后发生,于是就认定,一个事物是造成另一个事物的原因”,这是极为常见的逻辑谬误;再者说,由于缺乏对比数据,我们实则并不知道,“发红包”是否明显增加了学生的出勤率!然而,上述种种疑问,在“发红包防翘课”这一戏剧化的概括下,都被有意无意忽略了。

  简单化、戏剧化的表述,总能在最大程度上激起争议。于是乎,在评价此事时,不少人忧心忡忡担心“此举会否导致学生变功利?”诸如此类的质疑,看似不无道理,其实是有些“想太多了”。要知道,所谓“微信红包”金额往往微不足道,与其说它能够产生经济激励,不如说是扮演了“社交触媒”的角色。以“红包”为媒介,一连串的人际互动得以发生,原本弱化的人际联结得到强化。显然,这种作用,对于越发疏远的高校师生来说,尤其重要。

  焦老师说,发红包好玩热闹,班级气氛变得更好。所有这一切,当然不是金钱换得,而是由于“发红包”的行为,象征了老师的一种善意努力。也即,意图与学生拉近关系、变成学生们的朋友,或者至少成为学生们的“熟人”。这并不是说,“发微信红包”就能成为朋友,而是说“发微信红包”意味着一种朋友式的社交方式。对于这种潜移默化的信号,学生们当然能够接受和回应。可以说,师生关系的熟络,根本无关经济利益,而在于老师能够主动调整姿态。

  认定“发红包能防翘课”,并担忧学生因此功利化,不仅误解了“微信红包”的游戏规则,也误读了如今微妙的师生关系。现状是,不少高校的教师与学生日渐疏离,但是都还有拉近彼此联系的渴望。要打破这种若即若离的局面,无疑需要多一点耐心和技巧。于此,“微信红包”只是提供了一个思路,我们绝不能将之狭隘理解成“用钱改善关系”,而应该看到更深层次的一面,那就是:要尽一切可能,制造师生间非正式交流的契机,创造师生轻松化相处的场景。

  “发不发红包”其实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的“朋友圈”、“人际圈”要能够真正打通。(然玉)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