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女子“因救人被狗咬伤”事件反转后,仍在不断发酵,在受伤女子男友张宏宇承认编造了“救人”情节后,其找媒体进行包装策划的过程也浮出了水面。23日,安徽利辛县对外通告,当事人张宏宇已因涉嫌诈骗罪被刑拘,利辛警方正在对该事件进行调查,同时捐款账号也被注销。
所谓的救人竟是骗捐,而且数额多达80余万元,无疑给社会各界爱心捐赠人士带来一次不小的打击。而且,通过此次事件,网络募捐渠道的威力可见一斑。
“互联网+慈善”的模式正在我国慈善领域异军突起。从过往经验来看,如果网络便利被人滥用,可能让此种形式陷入尴尬境地:网络作为虚拟空间,爱心人士对救助对象的了解往往只能听其一面之词,缺少必要的考证,有上当受骗的风险。而部分受捐助者,利用网络环境作秀,其悲情索捐的形式已经超过了募捐的本意。
笔者认为,让网络募捐得到良性发展应当从三方面入手:首先,相关网站或监管部门应加强项目发起的资质审核,帮助网友在前期实现网络募捐行为的真伪鉴定,从源头上规避救助双方信息不对等的弊端。
其次,应由社会第三方机构加强对网络捐赠的善款流向追踪。动态的后续监管能够让救助帮扶对象精准化、也让善款的社会价值最大化。如此,能避免后续因资金使用不透明带来的捐助双方不必要的纠纷,也有利于网络募捐尽快走出“信任危机”。
另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提供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慈善环境,从法治角度解决慈善公信力不高,募捐资金使用、管理不透明,监管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强化捐赠人知情监督等权益保障,依法处罚诈捐骗捐等不法行为,可防止滥用民间善意,保护公众慈善积极性。